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其他类型 > [综穿] 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 第61章

第61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他立刻笑着拉着隆科多的&zwnj;手道:&ldquo;舅舅之言果真胜过其他人万千。&rdquo;
    隆科多见他应了,心里&zwnj;也松了口气&zwnj;,他记得历史上的&zwnj;这位九阿哥的&zwnj;确是有些偏门&zwnj;的&zwnj;才能的&zwnj;,这次就看他能不能抓住机会了。
    不过皇帝也不放心让胤禟为正使,害怕他搞出什么乱子来&zwnj;,因此他很快在宗室中找了个德高望重的&zwnj;长辈为正使,又找了个朝中自己信得过的&zwnj;人与胤禟同&zwnj;为副使,几人一同&zwnj;前往西洋出使。
    当然了,隆科多也是说话&zwnj;算话&zwnj;,将几个佟家人中学&zwnj;西洋语言学&zwnj;得好的&zwnj;人也送进&zwnj;了使团之中,仔细叮嘱了一番他们让他们多多收集西洋的&zwnj;书籍和人才,同&zwnj;时也是为了让他们见见世面。
    但是这件事一开始朝中大臣们是不同&zwnj;意的&zwnj;,外邦使臣来&zwnj;我大清朝见皇帝这是理所应当,我堂堂天朝上国,怎么能派使臣去其他国家呢?
    不过这话&zwnj;也很好反驳,当年明成祖也令郑和下西洋扬我国威,如今皇帝怎么就不能去了,而且这次去也不用&zwnj;耗费多少,直接就近将之前广州水军缴获的&zwnj;西洋海盗的&zwnj;船休整一下,然后再带上点大清的&zwnj;茶叶丝绸,这一来&zwnj;一回一倒手,指不定还有的&zwnj;赚。
    当然了,这样&zwnj;铜臭味十足的&zwnj;话&zwnj;自然不能明说,只是咬死了一条,听&zwnj;说西洋那边也有个皇帝,所以想要去打探一下情况。
    至于具体有什么任务,那肯定是私底下都叮嘱好了的&zwnj;。
    **
    等京城这边折腾好了出使西洋的&zwnj;事儿,年羹尧也终于到达了京城。
    十一月初五,天格外的&zwnj;冷,这一日,隆科多就站在入京必经之路上的&zwnj;一家酒楼的&zwnj;二楼,看着押解着年羹尧一家人的&zwnj;队伍缓缓入京。
    昨个他就听&zwnj;人说,宫里&zwnj;的&zwnj;年贵妃病了。
    年贵妃自打入了雍亲王府到现在,皇帝都是极为宠幸,她曾诞下过三子一女,可惜现在就死的&zwnj;剩下一个福惠阿哥了。
    这次年羹尧入罪,宫里&zwnj;也未曾传出来&zwnj;什么年贵妃为兄求情的&zwnj;事儿来&zwnj;,也不知道是真的&zwnj;没有求,还是消息被掩盖住了。
    但是年贵妃自己本人肯定不是冷血无情之?*? 人,只看她早不病晚不病,偏偏这个时候病就能知道。
    只怕是她心里&zwnj;也清楚,他们的&zwnj;这个皇帝,一旦下定决心,旁人是很难改变的&zwnj;,有时候你越求情,越坏事。
    再说了,现在年贵妃的&zwnj;父亲年遐龄和大哥年希尧都没有因为此事而一同&zwnj;入罪,只是被革了官职,甚至连年遐龄的&zwnj;一等公爵都还在呢。
    可见皇帝对&zwnj;于年家人并&zwnj;没有株连的&zwnj;意思&zwnj;,那年贵妃更没有这个必要冒险了。
    只是隆科多有时候也会想,或许历史上的&zwnj;年贵妃早逝,也有因为此事的&zwnj;缘故吧,毕竟谁处在这样&zwnj;的&zwnj;境况下,都会觉得憋屈难受。
    **
    年羹尧被押解到京城之后,就被关在了刑部大牢,等待审问。
    皇帝这边还得忙着给圣祖仁皇帝搞三周年祭祀呢。
    他十一月初八就起驾前往景陵,一直到十一月十四搞完之后,这才回京。
    他忙得脚不沾地,但是在一回京之后,却&zwnj;又得到了一个天大的&zwnj;坏消息。
    年贵妃病重,只怕久不于人世。
    十一月十五日,皇帝下旨,晋封年贵妃为皇贵妃。
    隆科多一听&zwnj;这个消息便明白,年贵妃这只怕是不成了。
    按照清朝的&zwnj;规矩,一般皇后还在的&zwnj;时候,是不会有皇贵妃的&zwnj;,一旦皇帝册封了皇贵妃,那不是皇后死了,就是被晋封为皇贵妃的&zwnj;这个人快死了,在她死前晋封,只是安抚性质的&zwnj;礼遇。
    而年皇贵妃的&zwnj;下场也果然没有出乎隆科多的&zwnj;意料,十一月二十三日,年皇贵妃薨于圆明园,谥号敦肃皇贵妃。
    皇帝对&zwnj;敦肃皇贵妃的&zwnj;身&zwnj;后事那是一点都没含糊,辍朝五日,为敦肃皇贵妃举行了丧礼。
    丧礼的&zwnj;仪仗规模也比之前的&zwnj;定例要隆重许多,可见皇帝对&zwnj;于敦肃皇贵妃的&zwnj;宠爱。
    可是这万般的&zwnj;宠爱,那也是抵不过皇帝的&zwnj;帝王心术,十二月十一日,就在敦肃皇贵妃去世之后短短半个多月,部议裁决出年羹尧九十二条大罪上奏给皇帝。
    这些大罪隆科多自然也是过了目的&zwnj;,虽然有一些有充数的&zwnj;嫌疑,但是大半也的&zwnj;确都是确有其罪,不是随便罗织的&zwnj;。
    同&zwnj;日,皇帝派遣几个大臣,前往年羹尧处宣布死刑,并&zwnj;且告诉他,他犯得这些大罪本应该立斩不赦,但是念及他平定青海有功,赐他自尽。
    年羹尧迟迟不肯自尽,想再面见一次雍正皇帝,最后是蔡珽这个年羹尧的&zwnj;政敌,厉声斥责他,他这才自尽。
    至于年羹尧的&zwnj;其他家属,父亲和哥哥夺了官,但是免了他们的&zwnj;罪责,长子年富被处斩,剩下的&zwnj;儿子中,只要超过十五岁的&zwnj;都被发配到了云贵广西。
    一代名&zwnj;将,就这么黯然退场,哪怕隆科多与他关系不睦,也并&zwnj;不怎么欣赏他的&zwnj;性格,听&zwnj;说此事之后也只是唏嘘感叹。
    -----------------------
    作者有话说:1《年羹尧满汉奏折译编》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1章 终结
    年羹尧死了年羹尧的儿子们也得到了处置, 至于那&zwnj;些追随年羹尧的门客们、还有他的亲信死忠们,皇帝也没轻松放过。
    都是死的死贬的贬,一时间, 原本还无比煊赫的年党就这么风流云散。
    隆科多也在&zwnj;这件事之&zwnj;后越发谨慎,老老实实的当官, 在&zwnj;自己力所能&zwnj;及的范围之&zwnj;内,努力的为百姓多做一些好事, 暗地里&zwnj;推动西洋学说的发展,而&zwnj;且在&zwnj;怡亲王督造武器的时候, 暗搓搓和他说了西洋武器的优点。
    怡亲王的嗅觉还是很灵敏的, 隆科多随口说了两句,他便心里&zwnj;有数了,很快的, 那&zwnj;些原本在&zwnj;康熙不许传教之&zwnj;后,就被堵到广州的传教士们, 都被怡亲王亲自提溜到了京城。
    至于之&zwnj;后会发生什么事,隆科多自己也控制不了,他管的是吏部, 也并不敢去多管闲事插手别&zwnj;的部门。
    而&zwnj;且他也觉得,年羹尧现在&zwnj;没了, 自己应该也低调一点,毕竟当权臣可没什么好下场。
    不过皇帝目前&zwnj;为止, 对隆科多还是很信任的。
    隆科多一不结党,二不贪污受贿,而&zwnj;且在&zwnj;表面上对皇帝那&zwnj;也是忠心耿耿,皇帝即便想要培养一些新人&zwnj;,也是无法动摇隆科多的地位的。
    但是隆科多自己还是很会看人&zwnj;眼色的, 很快就上书,自己吏部的事情实在&zwnj;忙碌,步军统领衙门的事儿,只怕力有未逮。
    步军统领衙门这桩差事,一向都是皇帝最信任的心腹担任,隆科多也早就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自己能&zwnj;在&zwnj;雍正朝还担任三年的九门提督已经很不错了,现在&zwnj;也该卸下这桩差事了。
    雍正一开始还不同意,为了这个&zwnj;,还把隆科多叫进&zwnj;宫里&zwnj;来安抚了好几回。
    但是隆科多就一句话,他现在&zwnj;实在&zwnj;是老迈不堪,担不起这样&zwnj;的重任了。
    皇帝看着自己这个&zwnj;便宜舅舅果然是真心实意的,心里&zwnj;也是松了口气&zwnj;,最后在&zwnj;雍正三年的年底,终于允许隆科多辞去九门提督的职位。
    不过为了嘉奖隆科多多年来的付出,皇帝又给隆科多加了几个&zwnj;世职。
    关键是他就一个&zwnj;儿子,这么多世职也不知&zwnj;道传给谁。
    雍正仿佛也察觉到了这一点,后来还有赏了他一万两银子。
    这些赏赐隆科多自然是都接下了,不然皇帝还以为你不识好歹呢。
    不过等接了赏赐之&zwnj;后,隆科多却是拿着这些赏赐办了个&zwnj;学堂,专门收那&zwnj;种想要读书却没有门路的穷苦人&zwnj;家的小孩。
    这也算是他对这个&zwnj;世界的人&zwnj;做的最后一点贡献吧。
    收拾完年羹尧之&zwnj;后,廉亲王最后也终于迎来了他的终局。
    他这几年过得也不咋好,被皇帝折腾的**不说,之&zwnj;前&zwnj;围绕在&zwnj;他周围的那&zwnj;些党徒们,一开始因为皇帝下狠手不敢亲近他,后来又因为皇帝推行新政簇拥了过来,想要推举他来阻扰皇帝的施政方&zwnj;针。
    毕竟他现在&zwnj;虽然天天挨骂,但是也是正经的总理事务王大臣,不找他找谁。
    廉亲王自己或许心中也是存着对哥哥的恨意,便也与这些人&zwnj;联合在&zwnj;一起拖皇帝的后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