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其他类型 > [综穿] 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 第74章

第74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zwnj;过不&zwnj;管皇家教育怎么&zwnj;可怕,大外甥本人还是很聪明的,也很坐得住,张鹤龄和皇帝就站在文华殿外看&zwnj;了好&zwnj;一会儿,都没见他有半分走&zwnj;神或是坐不&zwnj;住的现象,老师教的知识也记得又&zwnj;快又&zwnj;好&zwnj;。
    弘治帝一时间眼中满是笑意。
    张鹤龄也觉得惊奇,要知道他可是见过真正的小孩子读书的,他弟弟张延龄,小的时候兄弟两人一起读的书,他到底重活一世,比较稳得住,但是张延龄就不&zwnj;同了,坐下之后就跟屁股被马蜂蛰了一样,不&zwnj;到半刻钟就坐不&zwnj;住了。
    当时他没少因为这个教训弟弟,也以为这世上的小孩都这样,没想到大外甥竟是果真与&zwnj;众不&zwnj;同,不&zwnj;愧是大明朝太子。
    俩人看&zwnj;了一会儿,也没去&zwnj;打扰老师讲学&zwnj;,弘治帝就领着张鹤龄离开了,他边走&zwnj;边笑着道:&ldquo;太子已经读书一个多月了,给他讲课的没有不&zwnj;夸他的,只是这孩子除了聪明之外,到底行事轻浮一些,还需要好&zwnj;好&zwnj;管教啊。&rdquo;
    张鹤龄心说小孩都老实成这样了,还要怎么&zwnj;管教,别给整逆反了。
    但是这话却不&zwnj;好&zwnj;和皇帝说,只笑着道:&ldquo;学&zwnj;习之道有张有弛,至于性情&zwnj;,等他慢慢长大些许就稳重了。&rdquo;
    皇帝一听这话,只觉有些好&zwnj;笑:&ldquo;你&zwnj;这话,竟是和你&zwnj;姐姐一模一样,朕还以为,你&zwnj;如此下死手管教延龄,能明白朕的一番苦心呢。&rdquo;
    张鹤龄有些不&zwnj;好&zwnj;意思&zwnj;的摸了摸脑袋:&ldquo;延龄都这么&zwnj;大年纪了,还这么&zwnj;不&zwnj;成体统,臣自然是要下重手,但是太子还小,臣便想着&hellip;&hellip;&rdquo;
    谁知皇帝却摇了摇头:&ldquo;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孩子的性格,还是得从&zwnj;小就慢慢培养才好&zwnj;。&rdquo;
    张鹤龄一时间有些语塞,他突然觉得,张延龄这不&zwnj;就是自己教育理念的反面教材吗?他拿张延龄说事儿,只怕会让皇帝更下定决心。
    张鹤龄一时间有些无语,不&zwnj;过想着皇帝整天忙朝政,应该也没这个闲工夫天天教训太子,便先&zwnj;顺着皇帝的意思&zwnj;道:&ldquo;皇上圣明,不&zwnj;过臣看&zwnj;太子聪慧懂事,想来等懂得圣人的道理之后,就会好&zwnj;的。&rdquo;
    弘治帝点了点头,心中却是若有所思&zwnj;,他就这么&zwnj;一点骨血,日后大明江山也得交到这个儿子手上,对于这孩子的教育问题,还是不&zwnj;能放松啊。
    **
    张鹤龄这天是在宫里用的晚饭,大外甥他还有弘治帝三个人一起用的膳,大外甥高兴坏了,缠着他还想要礼物&zwnj;。
    上次给他的那&zwnj;个万花筒他已经玩腻了,想要别的玩器。
    张鹤龄笑着哄他,等下次入宫再给他带,小孩还有些不&zwnj;高兴,撅着小嘴等着人去&zwnj;哄他。
    张鹤龄也很给面子,耐心哄了又&zwnj;哄。
    小孩这才高兴了,又&zwnj;亲亲热热的依偎在张鹤龄怀里。
    弘治帝看&zwnj;着这一幕,有些好&zwnj;笑的摇了摇头,这小子,自小就被所有人都捧在掌心,从&zwnj;没遇到过任何挫折,这样的孩子,日后长大,面对偌大一个国家,又&zwnj;会怎么&zwnj;样呢?
    人都说生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如今的弘治帝正是这个心理,这还没怎么&zwnj;样呢,就操心起以后得事情&zwnj;了。
    张鹤龄用完晚膳就出宫了,弘治帝叮嘱他,一定要小心做事,如今虽然刘健被说服了,但是言官们的视线还是都在盯着张鹤龄,弘治帝也怕因为这件事,再闹出什&zwnj;么&zwnj;事端来。
    张鹤龄自然老实应下,心里也想,这几&zwnj;日还是要低调一点,少冒头。
    **
    之后一段时间,张鹤龄的日子都过得很低调,每天早出晚归,也不&zwnj;和那&zwnj;帮商人宴饮了。
    当然了,他之所以不&zwnj;宴饮,是因为经销商已经定下了,现在就是根据经销商的财力和经销商所在地的体量给他们分发货源了。
    这件事儿还挺麻烦的,张鹤龄一直都在和人忙这个。
    就在他忙碌的同时,有天下了衙,却突然有人进来和他禀报了一件事,张鹤龄刚一听到,就顿时脑瓜子嗡嗡的。
    来给张鹤龄禀报事情&zwnj;的,正是张家的管家德叔,德叔打从&zwnj;张家还没发迹的时候就在张家做事,后来张家跟着张皇后鸡犬升天了,德叔自然也身份升级,成了张家的管家。
    德叔几&zwnj;乎在张家做了一辈子的事儿,对张家上上下下都很上心,但是今日德叔却看&zwnj;着有些惊惶不&zwnj;安,他让张鹤龄将&zwnj;屋中所有人都遣了下去&zwnj;,这才和张鹤龄把事情&zwnj;说清楚了。
    前段时间,他听到坊间有人传言,郑村镇出了个皇亲,他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就觉得有些疑惑,他是寿宁侯府的大管家,自然也知道府中的底细,以及宫里的大致情&zwnj;况,他可不&zwnj;记得宫里有那&zwnj;个姓郑的娘娘。
    因此他便留了个心眼,让人去&zwnj;查,这一查两查的,结果出来的事儿就把他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原来是郑村镇有个叫郑安的,他四处传言自己的女儿入了宫做了娘娘,还暗戳戳的示意如今宫里的太子是他女儿生的。
    这事儿就有些离谱了,他如此横行无忌胡说八道,竟也让许多人信了,听德叔的意思&zwnj;,他们周边村镇许多人都上门去&zwnj;给郑安送礼。
    张鹤龄听道这些,脸一下子黑了。
    此人竟如此大胆!竟敢冒认皇亲!
    他可不&zwnj;记得后宫里有个姓郑的妃嫔,而且从&zwnj;姐姐怀孕到大外甥降生他也是看&zwnj;着的,这里头绝没有任何猫腻。
    难道是有人在这其中捣鬼?
    张鹤龄愤怒的同时也有些惊疑不&zwnj;定,若是真有人在这背后捣鬼,那&zwnj;他拿着太子的身世做文章,就真的是杀人诛心了。
    德叔此时也有些怕,满脑门都是冷汗,低声道:&ldquo;侯爷,这件事该如何是好&zwnj;啊?&rdquo;
    这件事不&zwnj;好&zwnj;办,张鹤龄心中早有定论,这个人如今已经将&zwnj;这些事宣扬出去&zwnj;了,他们要是立刻就出手拿住了他,只会让流言传播的更广,而且说不&zwnj;准还会让人以为这事儿是真的,他们这是心虚。
    可是要是真的放任不&zwnj;管,那&zwnj;日后事情&zwnj;要是传到了京里,就更糟糕了。
    张鹤龄左思&zwnj;右想,最后终于暂时想到了一个法子,他低声对德叔道:&ldquo;你&zwnj;想个办法,引诱他入京,借口出门探亲也罢,入京找活计也罢,反正不&zwnj;要在郑村镇动手,将&zwnj;他诱入京城之后,再将&zwnj;人拿住,仔细询问。&rdquo;
    这个人还是得控制住,但是若是这个人真的是有人在背后操控,那&zwnj;去&zwnj;郑村镇捉拿就是下下策,那&zwnj;些人定然在郑村镇里埋伏好&zwnj;了人,就等他们上钩,将&zwnj;他引诱出来,在路上或是在京里动手就比较方便了,毕竟他不&zwnj;信哪个人能将&zwnj;京城也控制住。
    德叔见张鹤龄这般有条理,心中也松了口气,点了点头:&ldquo;小的知道了。&rdquo;
    说完又&zwnj;顿了顿道:&ldquo;那&zwnj;那&zwnj;些传播这些谣言的人该如何处置?&rdquo;
    张鹤龄眉头紧皱:&ldquo;你&zwnj;找人盯着那&zwnj;些人,若是有人教唆他们传播谣言你&zwnj;就先&zwnj;不&zwnj;要动手,回来和我禀报了再说,要是那&zwnj;些人自己乱说的,就不&zwnj;用管。&rdquo;
    德叔点了点头,很快便出去&zwnj;了。
    而张鹤龄这边,心中的忧虑却是一点都没放松。
    怎么&zwnj;突然闹出这样的事儿,难道是因为他最近几&zwnj;日太过出风头了,有人在针对他们家?
    张鹤龄拿不&zwnj;定主意,只能咬牙先&zwnj;将&zwnj;此时压在心底,一切都要等捉到郑安再说。
    **
    张鹤龄这边开始谋划捉人,张家自家的事儿也在有条不&zwnj;紊的进行着,这一日,张鹤龄的姑姑张氏突然上门走&zwnj;亲。
    张鹤龄的姑姑是他父亲张峦的幼妹,说是他姑姑,但是其实也就比张鹤龄大了七八岁,张鹤龄小时候还是姑姑带他玩的。
    等到姑姑长大了,张峦就将&zwnj;妹妹许配给了自己一个同窗叫沈禄的。
    因为当时张家也还没有发迹,沈家的状况也就和张家差不&zwnj;多,沈禄也是一个举人,不&zwnj;过沈家的底蕴强些,沈禄多年不&zwnj;第,就由举人之身授了通政司经历。
    后来张家起来了,弘治帝登基,张鹤龄的这个沈姑父也升官了,如今是通政司右参议。
    因此自打张家入京之后,姑姑张氏就和家里的关系十分亲厚,每隔一?*? 段时间就会上门拜访,因此这一日她的拜访张鹤龄也就没放在心上,一边让妻子王氏准备招待姑姑,一边自己亲自将&zwnj;姑姑迎了进来。
    姑姑自打成婚之后,日子应当还过得不&zwnj;错,看&zwnj;起来精气神很好&zwnj;,见着侄子亲自来迎接自己,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道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