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其他类型 > 废太子的奇妙旅行 > 第99章

第99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关于这个问题,就已经不是明星效应的问题了,是人家的字画实打实能值得了这么多钱。
    君秋澜觉得也好,“那我每隔几天给你送一批过来吧。”
    “成。”
    这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君秋澜歇了一会儿,咕嘟咕嘟喝了柳悦买的热奶茶。
    他琢磨着,其实小妹他们店里,也可以把奶茶加上。
    就是这糖……
    之前宋庭提议过,其实也可以在店里买糖,到时候就说从外地运来的。
    君秋澜当时也同意了,后来一琢磨,还是不对劲。
    这糖的质量太高了,拿出来,必定招人眼红。
    虽然如今的情况不如当初那么艰难了,但依旧不适合太高调。
    “这奶茶哪家的?”他走之前问了一嘴。
    柳悦给他指了个摊位。
    君秋澜又去买了两杯,给爹娘带回去。
    回到家。
    爹娘都还没休息。
    在帮小店算账来着。
    小妹最近忙,将军府给了假期,她也没回来,偶尔派人给宋彦那边送封信。
    开业有几天了,君舒婉也没时间过去看看。
    店里就宋彦还有隔壁方芸小嫂子。
    两个人都不算嘴皮子利索的,宋熙容干脆就亲自过去盯几天,先把生意做上路了再说。
    说起刚开业那天,宋熙容都乐呵,君郁和君秋澜都没去,她就学给他们听。
    蛋挞的用料扎实,卖价不低,在边城的市场不会太大。
    但是,这蛋挞刚做出来的时候,十里飘香。
    大家都没闻过这么香甜的味道呀,都好奇,这是什么点心?
    酥皮蛋羹盏。
    名字都没听说过。
    还是有人来问了价格,结果这一听,大部分人都摆摆手,溜了溜了,这不是他们能消费得起的东西。
    方芸都着急,这生意万一做不成,家里又少一分收入了,她都在提议另外再做些别的点心了。
    市面上常见的点心,她基本上都会做,甚至比外面卖的点心口味还要可口三分。
    可以说,她对自己的手艺还是有自信的。
    从前也不是没想过自己开店做生意,但是家里连本钱都拿不出来,仅存的钱,都是要留着买房的。
    不敢拿去赌。
    万一边城的人,吃不惯南方的口味呢?何况本地也有几家老字号。
    这门酥皮蛋羹盏的生意,她就出了个手艺,配方都不是她的,她还能拿三成的利润呢。
    她就担心这生意做不成,边城太穷了,有几个人舍得花这么多钱去买一个点心吃呢。
    宋熙容让她不要慌。
    直接把每天限量出售的牌子给挂了出去。
    每天限量一百个,卖完即止。
    一个酥皮蛋羹盏卖二十文钱。
    二十文钱,能买一斤肥猪肉了。
    可是牌子挂出去之后,还真就有人不信邪,又被这个香味给勾着,想着他们敢卖这个价格,味道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非要买一个尝尝。
    看第一个顾客的穿着,应当是边城里能达到吃穿不愁的家境了。
    入口,先是酥软,随后又是入口即化的甜嫩,酥皮和蛋羹混合的口感,更是丰富。
    最先征服人类味蕾的,就是甜味,而这个酥皮蛋羹盏不光是甜,还有充满层次的口感,以及完全没有腥味的奶香味。
    还不到小孩儿巴掌那么大一块点心,成年人也就是两三口的量。
    “怎么样?怎么样?”旁边瞧热闹的,看着他露出享受的表情,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第一个吃酥皮蛋羹盏的顾客意犹未尽,“老板,再给我来两个,不,来五个,带回去给我娘子也尝尝。”
    宋熙容麻利收款,打包。
    “欢迎下次光临。”
    这人一下子买了这么几个,其他人自然也跃跃欲试。
    就一百个酥皮蛋羹盏,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卖光了。
    二十文一个,一百个,赚了二两银子,除去成本,粗略的纯利润应该是七百文上下。
    方芸只占了三成,一天能分二百文钱左右。
    十天就是二两银子了,做三个月的生意,差不多就能把房子给盖起来了。
    可把他们给高兴坏了。
    宋熙容也没忘了这店原本是要收货的,有顾客的时候,也会提两嘴。
    这几天偶尔也会有人带着山货过去找宋彦交易了,不多,但是距离宋庭他们下次过来,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也不着急,慢慢攒着就行。
    这店里生意好,每天分账也费时间。
    他们商量了一下,还是一个月分一次钱比较合适,管账的事儿,干脆就交给宋熙容了。
    宋熙容说起来的时候,脸上也挂满了笑容。
    说起来俗气,她还挺喜欢数钱的。
    “虽说限量一百个,但边城的平均消费水平还是不行,现在也就是尝鲜,过段时间,应该就卖不完了。”
    把价格定低一点,也没必要。
    君秋澜道:“过段时间,变成限量八十个,然后渐渐减到限量五十个,以后就保持在这个数量,遇到过节或者是特殊情况,再提到一百个的数量。”
    就是要让顾客们有点儿紧迫感,不能让他们日日都能买得到。
    要是顾客问起来,直接就说制作工艺太繁琐,人手不够,或者别的什么借口都行。
    按照现代的话来说,就是饥饿营销。
    宋熙容点点头,“我儿说得有道理。”
    她还调侃了一句,“之前都说澜儿读书的天赋继承了夫君,现在看来,我儿子也挺会做生意的嘛,那就是继承我了呀。”
    父子俩忍俊不禁。
    君郁甚至腆着老脸:“还是我找妻子的眼光好,生下来的儿女都漂亮,脑子也聪明。”
    “去去去,多大年纪了,老不羞的。”宋熙容心里高兴,但这不是在儿子面前嘛。
    君秋澜齁得差点儿龇牙咧嘴的,难不成是今晚的奶茶太甜了?
    他连忙说起了跟柳悦合作卖扇子的事情。
    柳悦的意思是每一把给几块钱的提成就行,但具体给多少,他们还是要商量一下的。
    还有数量。
    总不能每次交货的时候,就给人家几十把,人家赚那点,可能都懒得费口舌。
    君郁琢磨了一下,“现在隔壁的人手就只有袁淑和赵老夫人,带着两个孩子能偶尔打个下手,剩下的就是村里的妇人了。”
    做了这么久的扇子了,大家也都是熟能生巧,效率比刚开始的时候高一些了。
    偶有瑕疵的,都不需要他们开口,袁淑嫂子就会打回去,让他们重做。
    一天下来,总的也就能验收不到十把,雕花多做一些的话,可能一天就五六把。
    之前君秋澜去摆摊儿的时间不多,每次都要积攒好多天,才够勉强卖一天的,但那时候也不急。
    要是让柳悦代卖,这个数量就显得少了些。
    君秋澜想了想,“现在我们和村里也和睦许多了,或许可以再找几个合适的工人,反正扇子的去处,也有了合理的解释。”
    宋熙容补充:“要不然之后都做刻花扇子的吧,价格能高一些,我们能多赚点,他们手工费也能多赚点。”
    刻花也不是多复杂的图案,基本上就是那几个花样,祥云,花朵,树叶……
    也只需要雕两片外骨,里面支撑扇面的小骨是不用雕刻的。
    是小孩子练习几天,都能刻得出来的程度。
    君秋澜:“这样也挺好,那边的价格也稍微涨两块钱吧,52块,那边的人,好像还挺喜欢这个数字的,我们给悦姐提成七块钱一把,如何?”
    他也不太明白,为什么每次卖出雕花扇子的时候,姑娘们都习惯性地给他转52块钱。
    可能这个数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吧?
    而且涨价两块,接受程度更高。
    每一把扣掉提成,他们也能有45块钱的收益。
    “悦姐?”宋熙容没关心卖价,敏锐注意到这个称呼。
    君秋澜既好笑又无奈,“柳悦姑娘比我大了差不多六岁,那边不兴叫人姑娘或者小姐,只有叫小姐姐的,但儿子觉得小姐姐这个称呼也略显轻浮了,就叫了一声悦姐。”
    说完,他又看看母亲,郑重说道:“娘,儿子和柳悦姑娘真当只是普通朋友,那边男女之间交友,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宋熙容说不上是什么感觉。
    儿子怎么一点都不开窍呢?
    就算跟这位刘姑娘没有眉目,怎么也不见他跟其他姑娘有眉目呢?
    她看了电视剧,就算儿子的眼光高,那边的姑娘也都挺漂亮啊,就没有一个看上的吗?
    君郁拉了一下夫人的袖子,“还是来说说看每次给刘姑娘交多少货比较合适吧。”
    君秋澜松了一口气,迅速扯开话题:“那边以七日为一周,一周100把扇子,爹认为如何?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十几把,扇面上图题字,我们父子二人也能轻松完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