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历史穿越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21节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21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听到这里,常浩南的眼神重新亮了起来。
    甚至不等对方说完,便匆忙道:
    “具体说说!”
    “嗯……试生产嘛,所以我们做的都是10mm的立方试样,但样品只有上下表面比较平整,侧壁,尤其是侧棱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翘曲、毛刺还有未熔合缺陷,然后从这些缺陷上还……”
    由于没带样品检测报告,杭志斌只能一边组织语言一边形容,所以难免有点卡壳。
    不过,他说出来的内容,却让常浩南相当熟悉。
    以至于在中途就打断了对方:
    “你是想说,以这些侧棱位置的缺陷为源点,产生了很多宏观裂纹,肉眼都能明显观测到的那种?”
    杭志斌当即点头:
    “对……”
    紧接着马上意识到了什么:
    “等等……常总您怎么知道?”
    “唉……”
    常浩南叹了口气:
    “因为我这边也遇到了几乎完全一样的问题.”
    说着,把桌面上刚才卢青松带来的测试报告递给杭志斌:
    “看一下吧,这上面有图,是不是跟你们……”
    常浩南的声音,到一半便戛然而止。
    因为就在这一瞬间,一个念头从他的脑海当中飞速划过,擦出了一连串灵感的火花。
    激光选区熔化成型,是妥妥的利用激光热效应工作。
    而他这边的超短激光加工,则是要尽可能减少热效应的作用。
    可现在两边却产生了相同的问题……
    众所周知,裂纹产生的直接原因,基本是因为残余应力大于材料本身的抗拉强度。
    而目前的皮秒级激光实际上不足以规避全部热效应。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当初常浩南开发超短激光加工设备时,是把待加工工件浸泡在液体当中。
    如果一定要说成型和加工两个过程中有哪里比较类似,那大概就只有这个过程。
    不是说冷却方式一样——
    粉末成型过程中当然不可能填充液体。
    但本身更高的温差却使得其传热效率与液冷接近。
    也就是冷却速率接近
    换句话说,应力本身很可能是在材料冷却过程中产生的。
    并且,未熔化的粉末与熔融粉末的边界会形成缺口,增大了表面自由度,因此,裂纹更容易在试样的侧面产生。相比之下,由于上表面是由最后熔化的熔池组成,表面质量较好,不易成为裂纹源。
    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杭志斌那个立方试样的上表面相对光滑,而侧棱部分情况最差。
    “杭研究员……”
    许久之后,常浩南缓缓开口道:
    “我好像……想到解决办法了。”
    第1031章 罗罗妙计安天下……
    ……
    如果一切的原因真是冷却速率问题,那对于常浩南这边的加工任务来说,只要提高液体预热温度,把冷却速率给降下来就行。
    当然,这只是原理层面而已。
    具体落实下来,考虑到原本使用的中性盐溶液本身导热能力不小,而且预热温度高了的话还存在蒸发甚至沸腾问题,还是有一些地方需要克服。
    为这事再上一套加压设备,会进一步提高系统复杂度。
    但要是更换液体种类,一时间似乎又想不到特别符合要求的。
    而材料成型方面,则要更复杂一些。
    对于传统冶金过程来说,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去应力退火流程。
    但激光选区熔化作为一种粉末成型工艺,实际上是一边加工一边冷却的。
    换句话说,即便对于10mm大小的立方试样来说,也是还没等整个成型过程结束,该形成的裂纹就已经形成了。
    所以,事后再退火肯定为时已晚。
    只能考虑实时后处理。
    也就是一边加工一边退火。
    好在,退火本质上是个缓慢加热再缓慢冷却的过程。
    理论上可以再设置一个退火激光器,跟在加工激光器后面来完成这一操作。
    而要说再想点什么其它办法的话,就是金相问题了。
    根据前期材料表征,以及常浩南进行计算的结果,共析反应α→γ+β对冷却速度十分敏感,因此在基体内部会形成较多密排六方排列点阵结构的α2相,该结构滑移系较少,为典型的脆性相,因而含α2相较多的区域抗拉强度较低,在残余应力较大时,更容易成为裂纹的起始和扩展区域。
    也就是说,降低α2脆性相的比例,就可以抑制裂纹的产生。
    不过熔化成型这个过程本身就会影响到最终产物的相组成,所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并不会比边加工边退火的思路简单多少……
    总之,不可能有随便搞搞就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至少,研究方向是可以确定下来了。
    在脑海中理清思路之后,常浩南飞速整理了一下桌面,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另外两人简单叙述了一遍。
    接下来,就是一阵漫长的沉默……
    最后,还是卢青松先开了口:
    “虽然没什么证据……但是至少推测很合理。”
    杭志斌也紧接着说道:
    “我们可以专门制作一批成型进度从20%到90%不等的试样,然后拿去分别做扫描电镜检测,还有x射线衍射分析,这样可以快速判断出常总的两项中间推测,也就是裂纹在成型过程中同时产生,还有α2脆性相的含量会影响裂纹产生的难易度是否正确。”
    “如果这两项内容都是正确的,那么虽然不是特别严谨,但也基本可以认为,常总前面说的裂纹产生机理没问题。”
    机理没问题,那后面的解决方案就不会有问题。
    因此,三人迅速就此事达成了一致。
    “那下一步……”
    就在常浩南准备正式布置后续工作时,杭志斌突然话锋一转:
    “等下,还有件事情……”
    常浩南和卢青松同时转向他。
    “这个过程需要和英方提供的样品做多次对比,而且我们后面本来也要对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能进行比较测试……”
    杭志斌解释道:
    “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样品,我是指……英方提供的半成品样品。”
    听到这个要求,卢青松有些迟疑。
    “但现在数量本来就不太够……”
    不过,常浩南倒是答应得很痛快:
    “这个没关系,再找罗罗那边要第二批样品就行了。”
    “啊?”
    卢青松一脸懵地看向常浩南。
    后者则满是无所谓地回答道:
    “合同里面没有规定这些样品的具体用途,只是要求我们在测试之后必须交还而已。”
    “我们不想用是因为担心泄密,但杭研究员的测试是逆向工程他们,又没有秘密可泄……”
    卢青松脸上的茫然登时转为恍然大悟——
    还是被思维定式给禁锢住了啊……
    ……
    很快,罗罗方面便收到了提供第二批加工样品的请求。
    并且,按照合同约定,第一批已经被消耗掉的样品也被同时交还给西罗公司。
    而后者则以最快的速度将其以人肉快递的形式带到了英国——
    低压涡轮组件体积较小,并且样品本身的数量也有限,因此无需像上次那样一定要带一个货箱。
    而负责这次人肉快递的,正是西罗公司两名英方代表之一的亚当·惠特尔。
    一下飞机,他就被直接带到了位于德比郡的罗尔斯·罗伊斯总部。
    包括拉普华兹、波迪,以及工艺组负责人奈特·麦克吉尔在内,几乎三分之一遄达900项目团队的主管级领导,都已经等在此处。
    这副架势,直接让已经离开罗罗核心圈多年的惠特尔又惊又喜。
    “这就是华夏人进行工艺测试过程中产生的废品?”
    拉普华兹从样品袋中小心翼翼地抽出一个叶片型胚,皱了皱眉头,问道。
    虽然她这话是对着惠特尔说的,但后者在回答问题的优先级列表中显然排不到前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