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历史穿越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17节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17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显然,这是比差评更加糟糕的情况。
    肯茨松了口气:
    “虽然不知道法国人怎么拿出来的这架预警机,但是……”
    他话才说到一半,就被马维塔打断了:
    “关于预警系统的技术来源……情报部门倒是给过说法。”
    “根据目前的消息判断,应该是法国和华夏联合研发的产品……”
    “……”
    一瞬间,整个办公室安静地如同死寂。
    肯茨猛地一拍座椅扶手:
    “这件事为什么不早通报我?”
    马维塔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一惊:
    “欧洲和华夏这些年已经联合研发了不下十种装备……而且您也没专门问过……”
    肯茨也知道自己和对方发火毫无道理,于是勉强平复了情绪:
    “不行,得想个办法……”
    “绝对不能让达索那个方案中标!”
    之所以态度发生180°的转变,倒不是他本人对华夏有什么意见。
    实际上,无论从地缘政治还是经济角度,大卫国和华夏之间都不存在任何对抗的必要。
    主要还是iai丢不起这个人。
    当年华夏掏钱,大卫国出技术搞的圆环工程,动静一度非常大。
    但甭管因为什么吧,总之最后是闹得非常不好看。
    而华夏到最后也没能获取到费尔康系统的技术。
    本来以为这样就能阻止对方研发预警机的速度,结果在1999年,别人还真就在阅兵式上掏出来了一架外形非常独特的预警机。
    导致iai直接成了小丑。
    知道内情的,会说这是打了美国人的脸。
    而不知道的,可都觉得这是在打大卫国的脸。
    这也就罢了。
    反正谁也不知道华夏那预警机的性能到底怎么样。
    保不准就是个为了撑场面的样子货呢?
    虽然肯茨自己也知道不可能,但宣传上至少可以这么说嘛。
    可如今才过去不到五年功夫,要是费尔康系统直接在竞标中输给了使用华夏技术的同类型产品……
    可就不一样了。
    你纵然可以说出一万个理由。
    但是在外界看来……
    那就只能是菜了……
    第1125章 中东点子王(新的一月,求波月票)
    圆环工程结束那会,沙乌勒·马维塔还在负责欧洲地区的市场关系协调工作,因此对于其中的细节了解不算多。
    至少远不如亚尔·肯茨这个亲历者。
    不过,看到后者刚才的反应,他大概也能猜到其中的缘由。
    其实搁马维塔本人看来,这事根本不怎么值得大惊小怪。
    他从1995年开始主持对欧工作,一直到去年才被调回总部,几乎是亲眼看着华夏产品的口碑在欧洲从无人听闻,到声名狼藉,再到多半差评,再到褒贬不一,最后和韩国产品一起瓜分了欧洲平价市场的整个过程。
    很多欧洲企业嘴上说着嫌弃,但只要仔细一查供应链,就会发现身体非常诚实。
    该用华夏产品的地方一个都不会少。
    甚至包括多个北约国家通用的nh90直升机,都选择了比例不低的华夏供应商。
    更有离谱的传闻表示,nh90根本就是华夏和欧直集团共同研发和设计的。
    当然,对于这种说法,马维塔还是不太信的。
    总之无论如何,华夏和欧洲之间的绑定程度越来越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两边合计着捏个预警机出来,也是很正常的想法。
    也犯不上为了这个事大动干戈。
    别人既然顶着达索的名头出来竞标,就说明华夏人并不想利用这件事在舆论上大做文章。
    就算赢了,最多也就是自己心里爽一爽。
    但想归想。
    既然现在肯茨的意思是要死磕,那他也不准备违抗领导的意思。
    “那……不如让华盛顿那边出面施压?”
    和多数大卫国人一样,马维塔在遇到事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找美国帮忙:
    “就算华夏那边不吃威胁,阿联酋和法国总要考虑美国人的想法吧?”
    这个提议表面上看确实不错。
    但在政治上就显得过于幼稚了。
    肯茨几乎不假思索地就摇了摇头:
    “华盛顿或许会为了我们付出任何代价……但不可能是在这种事情上。”
    “近两年欧洲那边的势头很猛,不光在经济上想要取代美国,军事上也有谋取独立防卫的倾向,美国那边的态度应该是先采取绥靖政策,然后找机会从欧洲内部突破……总之在目前的情况下,不能简单按照冷战时期的思维来考虑问题。”
    其实有另外一件事情肯茨并没有说。
    那就是随着欧元的愈发强势,美国需要尽一切可能避免欧元与任何关键大宗商品锚定。
    并且,2003年末的美军还在幻想着2004年上半年就能从两河流域撤军,把地区防务交给海合会盟友来负责。
    更不可能为了这点破事同时得罪买卖双方,再加一个正在迅速爆发,并且贸易额节节攀升的国家。
    马维塔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
    “但是对方负责这项军购的是穆罕默德·扎耶德王储,如果不通过施压的话,那我们难道要去收买一个未来的国王?”
    这显然不现实。
    阿联酋全国都是人家的。
    但是对于横行欧洲十几年的马维塔来说,除了恐吓和收买以外,他也实在想不出什么别的办法了。
    而肯茨的头脑还是要稍微灵活一些:
    “对方有没有告知第二轮实机竞标的具体形式?”
    狗大户的脑回路不能以常理论处。
    比如当年沙乌地采购大口径榴弹炮,就真的把各国参与竞标的型号拉到一起,现场搞了个打靶测试。
    当然陆军装备不值几个钱,这么搞也不算太出格。
    但幽默美国代表因为不相信华夏产品的射程私自闯入落弹区差点被炸死,就比较离奇了。
    至少说明管理并不严格。
    如果阿联酋也搞这种玩法,那操作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只是说竞标流程最晚在2005年6月以前结束,具体测试流程和时间由我们三方各自和选型委员会商谈。”
    马维塔回答道:
    “另外,有效参与测试的条件是至少拿出接近全状态的原型机,并且需要把飞机带去阿联酋本国进行。”
    看来这位王储阁下的思路还比较正常。
    这种甲方明显强势,且可选项较多的军售,肯定要尽可能保证对自己可控才行。
    不过,这同时也相当于露出了破绽。
    肯茨稍一思索,便露出了笑容:
    “虽然我们没办法收买王储本人,但买通几个技术人员,让他们稍微影响一下测试结果……应该还是能做到的吧?”
    摩萨德的特工虽然没有江湖传说里面那么神乎其神,但只要是个专业人员,干点这种小活还是问题不大的。
    “ah?”
    可怜马维塔过去一直都在欧洲活动,而且并不接触残酷的终端市场,打交道的大多都是体面人,哪想到过这种下三滥的招数?
    当场就震住了。
    “怎么。”
    肯茨轻轻一挑眉:
    “你有更好的办法?”
    马维塔当然是没有的。
    但他的道德底线颇为灵活,所以很快就说服了自己,开始具体思考执行层面存在的问题:
    “但是我们目前还不知道测试的具体情况,也不知道对方型号的具体参数……”
    还没等他说完,肯茨就打断道:
    “这些应该是情报部门的工作,不需要我们操心……现在这件事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尊严的程度,我会向上头说明情况,要求更多支援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