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其他类型 > 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 > 第142章

第142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男客这边都是刚干了活的,此时啥话都顾不上说,埋头就是干饭。
    五个爷们食量大,所以这一桌的菜量也足,满满一大盘的煎鱼块,一人够夹四五块。汤也多,一大盆,还有各式菜肴,每个都装满了盘。
    王长顺不爱说话,刘二壮爱说,但他嘴巴塞满了,顾不上说,都是在心里说。
    这煎鱼块好香!闻着香吃着更香!
    这胡瓜丝拌的啥子菜?好吃!
    这啥子汤?好喝好喝!
    萝卜干好脆好香,里头肯定搁猪油了!
    这汉菜比我阿娘炒得好吃咧!
    林招娣见几个爷们都吃得狼吞虎咽,扬声提醒一句:“干饭管够,整整一盆,就在灶上放着,你们吃完了自个儿去舀饭哈!”
    刘二壮忙咽下嘴里包着的饭,回道:“唉唉,晓得了,林婶子和何婶子今儿也都辛苦了,你们也多吃些!”
    王长顺人比较沉闷,不会说啥好听话,连忙跟着点了点头,那手里竹筷还大口刨着饭呢
    。
    他在家里一顿也是吃一碗饭,但碗里的饭不像这么冒尖儿。这一碗糙米饭就着这满桌子的菜,吃完了就能八分饱了,他哪里还好意思再去舀一碗。
    结果,在王长顺越吃越慢,舍不得早早歇筷的时候,他看到身边坐着的周野去舀了第二碗、第三碗,两碗都是满满的冒尖儿的,眼瞅着第三碗也快要吃完了,周野还没有要停下的意思。
    王长顺震惊了,心道传言果然不假,周野力气大是真的,能吃也是真的,想着今日他自个儿干活虽不如周野多,但也是使了全力的,于是他也不客气了,他还想再吃一碗!
    王长顺端着空碗去灶边舀饭,果见一个木盆用盖子盖着,他一掀开那盖子,顿时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余热。定睛一看,我天,里头竟还剩半盆子糙米饭!
    王长顺立马用木铲子往碗里铲了两铲,没有周野那么冒尖儿,但这第二碗饭下去他能吃得十成饱!
    若是光吃糙米饭,他也没这么贪,实在是这一桌子菜太好吃了,即便是最寻常的炒青菜油水也足,青菜梗都泛着油光咧,更别说那一大盘子的煎鱼块了,煎鱼外头裹了灰面,下油锅炸,炸得金黄金黄,一口下去外酥里嫩,微麻带辣,吃得人满嘴都是油。
    还有那萝卜干炒胡瓜丁,还有几道他叫不上名字的菜,都好吃得很,最后再是那菌子汤,鲜香至极,媲美鸡汤,他喝了足足三碗。
    没想到山上菌子做出来的汤也能这么香!
    一顿饭下来,周野吃了四碗冒尖儿的糙米饭,剩下赵老三几个也都各添了第二碗,只是第二碗没冒尖儿。唯独林大山因着日日都吃得好,地里的活儿也不算累,只吃一碗就停筷了。
    刘二壮吃完还打了个饱嗝儿,羞得他赶紧捂住了嘴。
    仿佛遮掩似的,刘二壮赶忙道:“赵三叔,我方才那活儿还没干完咧,我吃好了,这就继续干!”
    王长顺也跟着起身。
    赵老三叫他们都坐下,“才吃饱不能干活,歇会儿再去。”
    恰这时,林招娣和何桂香端了几碗茶水上桌。
    林招娣解释道:“是阿姝做的松针茶,说是能够缓解疲劳,你们都喝一碗。”
    林姝没跟过来,周野忍不住找寻林姝的身影,见她坐在女客那一桌,吃好后便拄着脑袋发呆,也不知在想什么。
    松针茶是林姝前两日刚做的,用的是周野带回来的新鲜嫩松针,制好晒干了便能储存起来,这会儿的松针还没有完全干透,但不影响泡茶喝,毕竟新鲜的松针茶也能喝。
    因着松针没有全干,泡出来的松针茶是清透的黄绿色。
    周野收回目光,端着碗慢慢品着茶,淡淡的松香味儿叫喝的人心情都变得惬意起来。
    吃了这么饱的一顿饭,刘二壮和王长顺都不好意思歇太久,自觉去接着干活了。
    要歇也等晌午日头最大的时候歇,趁着这会儿还不算多热,他们赶紧多干些活,可不能白吃这么多饭。
    周野也没多待,只是走前往林姝的方向看了看。
    他不晓得阿姝为何不看他,没能跟阿姝对上一眼,叫他心底颇有些遗憾。
    等一群爷们都走了,何桂香和林招娣这才一起收拾桌上狼藉。
    林姝本也想帮,却被林招娣善意地撵到一边,“阿姝和小蒲玩去罢,这里有你娘帮我就够了。”
    “收个碗筷擦个桌子这些我还是做得的,林婶子还真把我当千金小姐啊?”林姝笑道。
    林招娣无法,这才由着她帮忙收拾碗筷,只是刷锅洗碗这些是万万不会叫她沾一点儿的。
    几人还没忙活儿一会儿,李春苗竟寻来了,同几人打了声招呼后,卷起袖子就加入其中,“我今儿正好没事干,便想着过来瞧瞧你们这儿用不用帮忙,我这来得应该还算巧?”
    林招娣同她耍得好,哪里不晓得她是故意等早食吃过了才来,承了她的好意,只是嘴上还要客气一句,“不过是洗几个碗筷,收拾收拾锅灶这些,哪里用得着这么多人。”
    李春苗应道:“是不多,也就是一大盆子的碗筷盘子,一个人洗得洗半个时辰罢,再加上收拾灶台和桌椅这些,也就一个时辰罢。”
    林招娣和何桂香都被她逗笑。
    哪里就用这么久了,院坝里有竹水管,洗碗换水这些都便利。
    三个妇人一个刷锅和收拾灶台,一个整理桌椅打扫院坝,剩下一个坐在小竹凳上埋腰洗碗,一边干活一边闲聊着。
    林姝帮不上啥,稍作歇息便去了三婶家,林小蒲则留在院坝里继续捣鼓她的竹弹弓。
    李春苗见状,笑着跟何桂香讲道:“我家银根最近也在院坝里玩这竹弹弓,玩得啥都不顾,自然也不捣蛋了,这还多亏了你家小蒲。听那皮小子说,小蒲这弹弓玩得比他还好咧!只是我没想到何嫂子你能这么纵着小蒲,像咱村里的丫头们,这个岁数不是被拘在屋里做女红,便是干些喂鸡喂鸭的活儿。”
    何桂香嘴角带出一抹笑,“我也没想到小蒲玩这个能玩得这么好,她阿姐说啥子劳逸结合,学的时候便好好学,玩的时候便好好玩。阿姝懂得多,我一向听她的。至于女红这些我不强求,能跟我一样会穿针引线缝补个衣裳便成。”
    何桂香自己吃过的那些苦,便不想自己的子女再吃。她女红一般不是因为她不用做这些,而是她更多的时间都用来干活了。
    她爹娘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使唤她干活,即便是癸水来了也照旧要去河边浣衣。入冬的河水很凉,凉得她双手发抖,可她还得洗。
    后来她眉眼长开,越长越好,爹娘便起了要把她嫁给镇上老爷做妾的心思,不成想她脸蛋虽好一双手却过于粗糙,人家有钱人家的老爷不光要好看的,还要手嫩的,她这才逃过一劫,而且因祸得福干的活也少了许多。
    只是爹娘总不甘心,仗着她生得美,要的聘礼极高,一开始喊出了十吊钱的天价,村里人都觉得他们疯了,后来实在不成,才慢慢地降到了五吊钱、三吊钱,直至最后的一吊钱。
    那个时候的一吊钱可不是这些年头的一吊钱能比的,当时有灾荒匪乱这些,百姓们攒钱不易,这一吊钱都能当买命钱了,比如今的一吊钱更经用。
    媒婆一听这个数目,来家里的次数是越来越少,最后还是林大山非她不可,掏了这一吊钱,这才让她逃离了那个家。虽说这些年在老赵家干的活也不少,但至少有当家的嘘寒问暖,她也知足了。
    后来公婆去世,赵家三兄弟分家,她和林大山到这村尾起房,日子渐渐好了起来,再到买下阿野,再到阿姝回来,小蒲的身子也好了……她从前在梦里才有的神仙日子竟是离她越来越近。
    何桂香想了些有的没的,嘴角不禁勾起一抹满足的笑。
    李春苗听了她这话,重点却落在了前头一句上,“何嫂子,小蒲在学识字啊?跟着阿姝学的么?”
    何桂香微愣,面色划过了一抹懊恼之色。她怎的就说漏嘴了!
    好在对于这事儿阿姝早有预料,于是她嗯了声,应道:“你也晓得,阿姝是从京城回来的,小蒲觉得阿姝懂得多,很羡慕,就缠着她要识字。她是阿姝的亲妹妹,阿姝岂会拒绝?但阿姝告诫她要学就必须好好学,若是半途而废,日后再不教她。”
    李春苗听了这话,手上的动作渐渐慢了下来。
    其实这几日她听到过一些闲话,说林大水家的林玉书日日都要来林大山家,也不晓得是去做啥子,一待就是一个时辰。
    起初大家都没在意,只当两家初初修复关系,难免走动得多了些。
    可后来有人说林玉书已经好久没去地里了,地里都是他爹林大水一个人在干活,还有的说听到林大水家里有读书的声音传出来。
    林玉书又没去学塾,他读哪门子的书?又是跟谁读的书?
    李春苗心里早有猜测,今儿早食过后,她看到林姝丫头出去了,想必便是去那林大山家,林玉书正是跟着林姝丫头在读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