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其他类型 > 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 > 第238章

第238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再是那地皮菜,这东西长得像木耳,故而又有地木耳之称,下雨过后湿地上石头上多得很,林姝这一说,村民们可不陌生。
    “阿姝,你说的这不就是地卷皮嘛?这玩意儿村里下过雨后田埂土坡林间到处都是,黏糊糊的一坨,这玩意儿还能吃咧?”
    林姝解释道:“婶子不觉得这地卷皮长得有些像木耳么?所以它又叫地木耳,能吃是能吃,就是不好清洗,忒费劲儿了,我平时吃得也少。但眼下粮食珍贵,能省则省,咱们便不讲究这些了,能多些吃的就好。”
    “是这个理儿!”那妇人忙应道。
    地皮菜因着是贴地长,里面混杂着枯叶泥沙这些,极难清理,若处理不干净,即便烹饪出来,那一口下去也是满嘴泥沙。正是因为麻烦,林姝很少去采,毕竟花在清洗地皮菜上的时间完全可以做很多别的事了。
    眼下她却不挑,指挥着林小蒲和廖墩子,若是看到地木耳便都采了来,尤其是长在石头上的地木耳,这种贴着石头长的地皮菜泥沙要少很多,清洗起来相对容易。
    林姝既然主动提了,便连同清洗的法子一并告诉了这些跟来的村妇。
    “这地皮菜洗的时候先用清水泡个一刻钟,等里头大部分泥沙洗掉后再用淡盐水或淘米水浸泡个一刻钟,之后撒两把草木灰,用流动的水反复冲洗,或是反复换水漂洗,洗个三到六次便差不多了。清洗的时候可以用这指腹轻柔叶面,但切不可用力过猛导致破损……”
    跟来的这几个村妇都是愿意听林姝的,不光跟着林姝采摘野菜,还将她说的全都记下了。
    这马齿苋和地木耳都是他们甜水村能过冬的野草,能多几个野菜可吃谁不稀罕?!
    林姝不光说了如何清洗,连如何烹制和保存也都说得十分详细。
    凉拌地皮菜清爽开胃,地皮菜炒蛋家常经典,地皮菜饺子一口爆汁、满嘴鲜香,地皮菜蛋汤清淡养胃,地皮菜炒腊肉滋味儿一绝,还有那地皮菜馅饼外酥里嫩!
    除此之外,地皮菜炖豆腐汤,地皮菜炖粉条等等,也都各有滋味儿。
    这东西还没吃上呢,林姝这么一描述,村妇们一个个的都开始咽口水了。
    没想到这随处可见的地皮卷还能做出这么多好吃的!
    “……这东西多,只要婶子们不嫌清洗麻烦,可以有多少采多少,洗净后晒干,密封后放到阴凉处囤着,囤个一两年不成问题,吃之前拿水泡发就行。”
    村妇们哪里会嫌麻烦,一个个听了这话都喜滋滋的。
    等到大家都满载而归,那些没跟去的村民看到她们带回来的不过是一些马齿苋、地皮卷和草菌子,心里松了口气。
    还当林姝带着一群人挖什么好东西去了,就这个?
    林姝没管村民们私下里的嘀咕。
    山上能吃的野菜确实多,可为何没几个村民喜欢挖野菜吃?主要还是因为不会烹饪,加之大部分野菜都有□□味,口感的确是没法家家户户都种有的青菜相提并论。但其实很多野菜的营养极其丰富,若是口感再提上去,完全能算得上是山珍。
    林小蒲和廖墩子一起帮着清洗采来的地皮菜,淘米水家里做了米粥后就有,草木灰直接从灶膛里抓两把,林大山又去打了两桶山泉水来,用水也管够。
    两人将采来的这些地皮菜全都洗得干干净净。
    林姝取了一斗碗洗净的地皮菜,剩下的全都晒了出去,囤着以后吃。
    “阿姐,晚食做啥好吃的?”林小蒲忍不住问,她记得可清楚着呢,阿姐给几位婶子和嫂子讲了好多地皮菜的吃法,她当时听得馋极了。
    林姝嘴角微勾了下,“家里的鸡蛋还有不少,拿两个出来给你们做地皮菜馅饼。”
    她更想做的其实是地皮菜盒子,类似韭菜盒子的做法,但那太费油,今日好不容易换来的这几勺油可不经她这么用,便做馅饼罢。
    先用半烫面法和面,一半面粉用滚水搅拌,一半用凉水搅拌,再混合揉成光滑软面团,如此揉出来的面皮柔软筋道,不易破皮也不会发硬。
    面和好后醒发个一刻钟到两刻钟。
    调馅儿的话便简单一些,地皮菜切丁,拌入鸡蛋碎,放入油盐即可。
    包制和烙制也往简洁了来,面团分剂擀薄,包馅留边封紧,包成容易封边的月牙形。
    何桂香那头忙完了过来帮着一起包,一大斗碗的馅料,皮包得薄些,一共包了十个。
    锅里的米粥熬好后倒腾到干净的木盆里凉着,锅里冲洗后烧干锅壁,用小刷子浅浅地刷一层薄油。地皮菜馅饼下锅,维持中小火煎至两面都有金黄之色。末了,再盖上锅盖焖上一小会儿保软。如此做出来的地皮菜馅饼外皮酥脆,内陷鲜香!
    第一个出锅的地皮菜馅饼已经到了林小蒲手里,她呼呼吹了几口气,一嘴咬下去,吃得眼眸发亮,“唔唔,好吃好吃!”
    第205章 消息
    一旁王银根看得直咽口水。
    他阿娘也做了地皮菜馅饼,是跟着阿姝姐一步步做的,但因着手艺不及阿姝姐,又不舍得放油,鸡蛋也只放了一个,加上火候掌握得不到位,做出来的那叫一个两模两样。
    李春苗偷偷揪了一把他耳朵,将自己也才出锅的第一个地皮菜馅饼盛到他碗里,“吃你的罢!老娘又不是没做,别老盯着别人手里的东西,你这副守嘴贪吃的样子真给老娘丢脸!”
    王银根接过地皮菜馅饼咬了一口,吃完顿觉惊喜,味道居然还可以?
    “阿娘,你手艺进步了!”王银根一边夸一边大口吃。
    李春苗揉了一把他的脑袋瓜子,得意地笑了起来,“一步步跟着阿姝做的,这味道能差到哪儿去?阿娘教你一个道理,当咱们自个儿不够聪明的时候,咱
    就要跟着聪明人走,别看村里那些见不得别人好的嘲笑我学人精,等日后她们也想跟着学的时候,我都能甩她们一大截了!”
    王银根狠狠点头,“阿娘,我懂!”
    就像他也不聪明,但他跟着聪明的林小蒲干事,林小蒲有肉吃的话,他就能分到肉汤喝,他以前的那些小弟也都能分到肉汤喝,嘿嘿。
    张巧花倒是没跟着林姝学做地皮菜馅饼,不是她不想学,而是家里灰面都存到山洞里了,还有鸡蛋,那是她攒着给儿子补身子用的,即便在跟前,她也舍不得吃。
    虽没有做地皮菜馅饼,她却做了一道凉拌地皮菜。林姝送了一小把干茱萸果和干青花椒,她再加一些野蒜末进去,凉拌地皮菜吃起来脆嫩至极,滋味也是麻辣爽口,下饭得很。
    其他几家跟过去一起摘了地皮菜的,有条件的都跟着做了地皮菜馅饼,没条件的便如张巧花一样做了凉拌地皮菜。
    当这些人家右手端一碗米粥左手拿一个馅饼吃得腮帮子鼓起,或是夹一筷子凉拌地皮菜嚼得一脸满足的时候,其他村民都看馋了。
    不是,真有这么好吃?
    里正家长媳张氏摇了摇头,“这人饿起来吃啥都觉得好吃。”
    里正喝着碗里比其他家要浓稠几分的米粥,瞥她一眼,道:“老大家的,这两日家里人不干农活,你熬稀饭的时候少放些米,还有,下回林姝丫头去挖野菜,你也跟着去。家里粮食虽多,但人口也多,不经吃。”
    张氏表情微僵,回道:“公爹说的有道理,下回儿媳也去跟林姝丫头取取经。”
    她口上答应得好,心里却不以为意。大水虽淹了屋和田,但他们家里田多,旱地里种的胡豆这些是保不住了,好在今年已收了麦子,水田里的稻子再不济也能保住一些收成,等村里到镇上的道路通了后,她就去镇上再买些菜种,别的菜不提,但青菜管够,怎么做都比这些野菜好吃。
    里正看她表面答应得好,神色却不是那么回事,不由地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他这大儿媳啥都好,接人待物之上也比大儿强多了,就是心气高了些,但他晓得自己说得再多都没用,人啊总得自个儿狠狠栽一次跟头才会长记性。
    他年纪大喽,很多事情已经力不从心,等他从这个位置上退下去……
    里正摇了摇头,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也不知我儿在镇上有没有吃苦。”张氏已不知是第几次念叨了,越想越是忧心。
    不止张氏念叨,张巧花心里也一直念着儿子,只不过她不爱挂在嘴上说。
    因着心里记挂林玉书,手里的饭再香张巧花也没什么胃口。
    林姝却是吃得香睡得好,即便在山上避难,她也总会变着法子搞些好吃的。
    山里的各类菌子被她做成了各种美食,野菜也能做成野菜团子野菜饺子野菜烙饼这些,一家子人顿顿吃得喷香,看得其他村民直咽口水,心里却泛起了嘀咕。
    因着这次大水,家家户户都自觉减了每顿的饭量,狠心些的直接减了一半,可林老二一家咋还是顿顿吃这么饱咧?
    这存粮吃完了以后吃啥哟?就算能进山挖野菜刨树根摘野果,但光吃这些也不行啊,人哪能缺了主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