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其他类型 > 美食情报王 > 美食情报王 第124节

美食情报王 第124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更何况,这泡芙别管味道如何,甜度肯定超标。
    看着两位店员,陈舟心想:明天早上给你们一块换大拌菜吧,这个好。
    ...
    中午快下班的时候,卖猪肉的老张过来了一趟。
    在店里吃个包子。
    而且正好月中,两人还对了下账。
    以前陈舟总是当天现结,现在生意稳定,老张那边觉得一个月算一次就好。
    每天将近半扇猪,社区食堂是绝对的稳定大客户。
    张金生一边送上好评+1,一边对陈舟说道:
    “我真得谢谢你啊,老弟。”
    老张这个人吧,长得五大三粗,还有点吓小孩儿。但心思很细致,甚至是有点细腻了。
    陈舟怕他搞什么煽情的东西,赶紧转换了一下对话的氛围:
    “别来这套啊,都这么长时间了,咱又不是第一天做生意。你这里肉好,我当然在你这买。”
    “咳咳,”老张收了收味儿:
    “除了你每天买肉。有顾客也慕名而来,他们到我那问,是不是你的包子就在我这买的。”
    陈舟嘿嘿一笑,“我是这么跟人说过,而且每天我买肉的东西都挂在墙上,估计有人也会看到。”
    都是实在生意,两人赚得是一份钱。
    “别的我也不多说了,”老张端起粥碗,一饮而尽,“咱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再创辉煌!”
    ...
    抛开私人感情不谈,老张其实反映了小店在现金流、食材采购方面的进步与成长。
    店里的经营最近比较稳定了。
    两个饭点的生意尤为不错,营业额每天都能做到三千大几,唯一开业的那天周末,还会到四千往上。
    而且陈舟通过情报,优化了食材成本。
    虽然放在每个包子上,可能体现不出来,但卖出去包子一多,整体的利润率会有所提高。
    顾客方面,除了先前积累起来的熟客,中午也经常看到二中学生的身影。稳固基本盘的同时,也吸引到了新的顾客群体。
    小吃品类慢慢在做起来。
    这周新上的肉沫烤饼,还真让陈舟碰上几个当年在化工厂上班的老人。改良之后的做法,颇受认可。
    至于人才培养......眼下正有个帮郑阿姨找回巅峰状态的好机会。
    在周二、周五晚上开放的北海旧货市场上,会售卖当年汴梁灌汤包店的擀面杖。
    陈舟打算晚上就过去转转。
    ...
    吃过晚饭,陈舟刚拿了车钥匙,突然发现,这次可能不需要去实地逛了。
    因为他在网上搜索信息的时候,跳出来了“老马旧货”的直播间。
    地址、摊位号一一对应。
    陈舟便坐下来,打字问道:“老板,有没有擀面杖啊。”
    老马旧货这几天开直播,就是为了完成个会场减摊位费的推广任务。
    他也没想到直播间里真能有人。
    看见弹幕问话,感觉还挺新鲜的。
    没管对方问的是什么,直接说道:“什么都有啊,随便看看。”
    老马旧货嗓门挺大,引来陈桃桃坐到老父亲旁边围观。
    陈舟还是保持着互联网上的基本礼貌:“麻烦帮我找一下看看,有没有擀面棍。”
    -“好嘞,我给你翻翻,我记得是有。”
    陈舟快打几个字:“主播,咱连个麦吧,这样方便一点。”
    “行。”确实没到上人的时候,老马旧货接受了连麦邀请。
    画面晃动起来,对方应该是拿起了手机。
    陈舟看到那张长脸,逐渐占据了大半个屏幕,对方张嘴说道:
    “相中哪个你就说话啊。”
    我现在只能给您相面.....陈舟笑道:“老板,翻转一下屏幕,我这里只能看到你。”
    -“好嘞,稍等啊,我看看怎么弄。”
    也不知道老马旧货是怎么看看的,反正陈舟这边,屏幕上黑了一下之后,老马的长脸翻转了过来。
    嘴在上面,鼻子在下面。
    别扭极了。
    陈桃桃在旁边被画面上的内容逗得咯咯直笑,她以为是看杂耍呢。
    陈舟心里则有点后悔:这真不如开车过去一趟。
    他给对方讲解道:
    “受累先把手机转回来,然后点一下屏幕,那左上角有个翻转摄像头的按钮。”
    “好嘞,好嘞。”
    老马那边鼓球半天,总算把画面调试正常。
    镜头给到他摊上的货物——
    老马旧货的陈列方式挺有意思,方块的跟方块的摆一块,长条的跟长条的戳一起。
    在一个大纸盒子里,竖着一堆小短棍。
    陈舟只能暂时这样称呼它们,因为物品不一,有笛子、自拍杆,甚至还有一根甘蔗。
    “你这还卖水果吗?”
    “这我自己吃的,不卖啊。”老马说道。
    随着对方翻翻找找,陈舟从中看到了那两根擀面棍。
    “停一下老板,你手边就是。”
    “这俩还是一对。”看着擀面棍的成色确实差了点,老马说道:
    “给十块钱吧。枣木的,我觉得回去还可以车几双筷子,擀面肯定是不行了。”
    陈舟欣然接受对方的报价,“您这可以发快递吗?”
    “可以,但不包邮啊。”
    “到付就行。”
    同城快递,估计明天就能收到货。
    第123章 包子从和面开始,老擀面杖到货
    厨房里,正在为明天大份拌菜做准备的林女士,看丈夫拿了车钥匙后反而又没出去,不禁有些好奇。
    “你不是说去旧货市场逛逛吗?”
    陈舟回道:“不用去了,人家那开直播,我在网上买的。”
    “嗯。”
    林女士其实还有点好奇,为什么丈夫这么钟爱旧东西。
    “我看你最近买了不少老玩意,这把菜刀,还有店里那口老锅?”
    陈舟笑道:“老话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嘛。”
    林女士转过头来看了一眼,觉得这句话用得不那么妥当。
    “老话都是两头堵,”陈舟解释:
    “我是觉得人不如故,东西也不如旧的,用时间长了,就有感情了。人相处久了,更是这样。”
    林女士淡淡一笑,也没言语,专注回眼前的配菜。
    小丫头要凑个热闹:“爸爸我是新的还是旧的?”
    陈舟抱起她端详了一下,
    “又新又旧。”
    ...
    转过天来,麦香记研发部门的人跟着送货的师傅一块来到了社区食堂。
    两人来得够早,几乎是跟陈舟等人一块到店。
    之前那位麦师傅,跟几人做了下介绍。
    研发部门的闫工,高个子戴眼镜,来自生产厂家,现在被派驻到经销商。
    严格来说,跟经销商不是一个公司的人。
    他专门负责跟着底下的经销商去各个合作单位、商家,调查客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反馈。
    如果客户有需要,还能提供点技术支持。
    闫工经常实地走访客户,也很清楚自己公司的产品,他对陈舟说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