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其他类型 > 美食情报王 > 美食情报王 第240节

美食情报王 第240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陈舟这天下午的时候,就叫了小师妹一块,准备去新店签合同。
    一来,赵仪琳过来帮帮忙认认路,方便办理后续的各种经营手续。
    二来,陈舟需要一辆顺风车。
    刚下完雪,天气有点冷,骑电动车实在不合适。
    所以,他就搭上了小师妹前不久买的代步小电车。
    赵仪琳很愿意载陈舟一程。
    当初她还骑着师兄的电动车上下班,买的挡风被都没用着。
    而坐上副驾驶之后,陈舟很快发现:
    座位调得还挺靠后。
    往左边一看,主驾的座椅,向前凸出来一大截。他不由得吐槽道:
    “王队这块头够大的。”
    小师妹点点头,“他是有点。”
    王猛同志确实体型比较健硕,但其实也没有比陈舟高多少。
    主要是小师妹座椅调得太靠前了。
    对比实在明显。
    以至于陈舟看她这个,脑袋要扎进方向盘的姿势开车,都有点害怕。
    “要不还是我来吧。”
    “不用!”小师妹撇了一眼:“师兄,你坐稳了就行。”
    陈舟听后,系上安全带,随后,还不由得握紧了车窗上面的把手。
    “以后让你嫂子给你培训一下。”
    “好。”赵仪琳专心致志地盯着前方路况,眼睛都不往别处看。
    林女士是个中规中矩的驾驶员。
    培训一下新人,也没什么问题。
    好在一路上有惊无险,两人平安到达了渤海路的新店地址。
    房东正等着他们呢。
    新的租房合同,当初陈舟跟老姑也一块商量了一下,现在房东拿出来的版本,是双方妥协让步的结果。
    签完合同之后,
    第二家店,也就正式地租了下来。
    因为搬走了很多东西,当前,店里显得空落落的。
    陈舟看着有些发黄的墙壁,想着等装修完了,得再让陈桃桃的师父写个“好好做饭、好好吃饭”挂上面。
    一直以来,陈舟开店的初心。
    盈利肯定是要做的,但老本也不能忘不是。
    小师妹就没那么安静了。
    她前前后后在店里绕了两圈,打量半天,有点像她第一次来陈舟店里上班的情形。
    那时候,就陈舟和赵仪琳两个人。
    一晃神的功夫,半年过去,社区食堂都开分店了。
    同一个学校毕业,又在同一个前公司上过班的俩人,在此还感慨了一下。
    小师妹从来直言不讳:“师兄,当初你刚开店的时候,我就怕咱店黄了,这样的工作到哪找去啊。”
    陈舟笑着嘱咐道:
    “你也尽快熟悉熟悉环境,以后少不了往这边跑了。”
    “好!”小师妹大概明白陈舟的意思,又嘻嘻哈哈起来:“这样的老板也不好找。”
    她一边说着,不知道在哪翻出来一把扫帚,扫起来店门口的薄薄积雪。
    陈舟也向门外两旁看了看。
    左边一个挂着锁的洗护连锁店,右边一个超市,来来往往人倒是有几个。
    还有人时不时地往这边看一眼。
    陈舟记得,当初黄芝大姐就说过,这家早点铺曾经也是个口味不错的店。
    想必周围的人们,也在期待着这里再次租出去之后,会开一家什么。
    甚至真有路过打听的:
    “哥们,这家店你们新租下来的啊?”
    陈舟笑道:“对,准备开家社区食堂,正打算装修呢,估计得年后了。”
    路人点点头,只是随口问问。
    他心里想:最近社区食堂还挺火,这么快就有跟风的了。
    另一边,赵仪琳扫着门前的雪。
    老破店的扫帚毕竟不好用,小师妹在那划拉几下之后,塑料杆就断了。
    她拿着半截杆子,给陈舟示意了一下,准备到旁边的超市,先买一根。
    陈舟叫住了她:
    “等开张之后再忙活卫生的事儿吧,先跟我买点红豆去。”
    赵仪琳把断掉的扫帚扔进了垃圾桶。
    确实也没那么着急。
    她最开始想来当服务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陈舟做的饭太好吃。
    一听说要买红豆,心里已经开始猜测陈舟的新品了。
    “师兄,你这次要做点啥?”小师妹好奇道。
    陈舟则伸出来两根手指:
    “豆沙包,还有雪绵豆沙。”
    雪绵豆沙肯定是要从糗豆馅开始的,这个确实包进包子里很合适。如此一来,其实八宝粥也不远了。
    四时有味,应着这场雪只给了一份食谱,但完全可以举一反三。
    两人去菜市场买了红豆。
    陈舟也把采购上的一些渠道,给小师妹说了说。
    油盐酱醋、米面粮食、肉菜蛋鱼,种种。
    过去半年的时间里,陈舟和各种各样的供应商,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有的比如卖肉的老张、供应面粉的麦香记,这些小师妹都认识了。
    ...
    回到阳光城的一号店,陈舟也尝试起这次的新品。
    现在社区食堂分上午、下午两班岗。
    两点到四点,是闭店时间。
    小师妹则像当初最开始来上班那时候的样子,给陈舟在旁边打起下手。
    众所周知,豆子是需要泡一下的。
    但在店里,有电压力锅,完全可以交给机器来省去这个步骤。
    一斤豆,一斤水,清洗完之后,直接上锅,用煮豆子、煮蹄筋的档位,四十分钟即可。
    陈舟看着小师妹的操作,难免嘱咐一句,在家里做豆子饭,如果是米饭档位的话,一定得提前泡一下豆子。因为这两样熟不到一块。
    小师妹点了点头,同样将陈舟的话记录在案。
    毕竟她还负责着店里的sop,标准化操作流程。
    糗豆馅的时候,陈舟则准备着雪绵豆沙的关键,外面这层雪衣。
    这当然不是用雪做的,而是用了蛋清。
    搅拌成绵密的泡沫,以达到像雪那样的形态。
    正在后厨实验着,店门被推开了。
    灌进来一小股凉气,让人把目光都注意了过去。
    陈舟以为是传说情报上的特殊食客。没想到,是自己的邻居,烟酒店老孟。
    他进来先搓了搓手,“嚯,真冷啊。”
    第223章 下雪天气的特色菜品
    看到隔壁邻居进门,陈舟招呼道:
    “你倒是会赶,我这刚想研究研究新品呢。”
    老孟笑了笑,“刚在外面看到你这开着门,我就进来看了看,没耽误你做生意吧?”
    陈舟摆摆手,“来的正是时候。”
    孟达纯粹因为兴趣使然,自己研究过美食纪录片,又学习过食品制作工艺。
    打从陈舟开店那天起,他就是社区食堂的特邀品鉴官了。
    虽然实际操作一般,但理论真的很过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