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其他类型 > [历史同人] 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 第58章

第58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是我。”扶苏忍着社死说道。
    “那?你可知道,今日经义斋要讲哪一篇?”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先生又说:“那?你把《礼记·大学篇》背上一遍吧。”
    扶苏有点郁闷。
    和苏轼年龄尚小,只以为先生是出于好奇的目的考验他不?同?,扶苏活过了整整三世,又是个敏感细致的性子,自?然能洞察出此人言行?举止中?对他微妙的不?喜。
    三岁写诗的人,除了被迫装嫩的他以外,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就比如?那?位写出《咏鹅》的骆宾王。但要让三岁时候的骆宾王背出《礼记·大学篇》?未免太强人所难了。
    哼,幸好我偶像包袱重,早有准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整个《礼记·大学篇》凡千六百字,扶苏一口气就背了小几百个字,而且像流水一样越背越顺溜。结合其?他同?学越讶的目光来看,他在这个班上的水平绝对不?是最次的那?一波,相反,应该还很不?错!
    先生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好了,背到这里就可以了。”
    又问道:“那?你可解其?中?之意?”
    真?是越来越过分?了。
    连苏轼都察觉到一点端倪。扶苏更是十分?无?语:先不?说我才三岁,我要是知道《礼记》是什么?意思,我还来国子监上学干嘛?直接去考科举不?就好了。
    他糯糯的脸上写满了无?辜,不?软不?硬顶了回去:“学生未闻先生之高见,不?敢妄语。”
    “……”
    什么??你的意思是说,你还真?有自?己的理解?
    先生一脸吃坏肚子的表情,只好让扶苏坐下了。
    扶苏坐下之后,不?顾周围人讶然中?掺杂着敬佩的目光,径自?和苏轼眉来眼去、眉目传情了起?来:这什么?情况?
    苏轼扭着小眉毛:我也不?知道啊。我刚来的时候也没见人家这样针对我过。
    有古怪。
    扶苏心中?浮现了好几个猜想,至于到底是哪个还需要验证。他决意找人打听一番……自?己在国子监的种人脉,唔,好像只有梅先生和范纯仁师兄了?
    扶苏原本还在犹豫找谁好呢,结果,中?午去膳堂用午膳的时候,就被两个人脉之一主动问上门来了。
    “赵小郎,听说你被先生刁难了?”
    范纯仁一脸严肃地问道。
    -----------------------
    作者有话说:旧电脑不太好使,花了快五位数换了新电脑结果键盘用得好不习惯,随手打几个字就手剧痛,大悲。
    第39章
    扶苏被吓了一跳。
    范师兄怎么就知道?了?
    消息传得这么快吗?
    “范师兄, 你怎么知道??消息传得这么快吗?”苏轼一脸好奇地打听?,一边把自己的?餐盘往另一侧挪了挪。
    范纯仁也顺势在?旁边坐了下来:“哪儿能不快呢?你是?不知道?,三岁神童一口气背完《礼记·大?学》的?事?迹, 都传到我们治事?斋这边来了。”
    “可我刚背完啊?”扶苏一脸茫然。
    苏轼:“就是?因为你背完了, 才传得快呀!”
    也不想想,这事?有?多了不起呢。三岁就会临场作诗, 背书还背得唰唰快, 还有?什么是?这位赵氏小?神童不能做的??
    治事?斋学子集体?惊叹之余,范纯仁却觉得有?哪里不对。同窗们都以为, 肯定是?神童自己当众卖弄。但?范纯仁昨晚见过扶苏一面, 对他的?印象极好,一眼就看?出来这位小?师弟虽然盛名在?外, 但?却是?内敛的?性子, 亦从不觉得自己哪里不凡。
    他怎么会刻意地大?出风头呢?
    这必然不可能。
    既然不是?赵小?郎主动的?,那就只能是?……先生的?问?题了。是?王先生主动要求他, 让他去做明显超出能力范围之事?。也幸好,赵小?郎的?能力也远超年龄。若不然, 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范纯仁面色严肃地想道?。
    苏轼敏锐察觉到范纯仁面色陡变, 狗狗祟祟凑上前?去, 压低了声音:“范师兄,你是?不是?知道?什么内情?说给我们听?听?呗?”
    扶苏也悄悄地竖起了耳朵。
    目前?,他一共有?两种猜测:要么是?因为自己姓赵, 宗室子破例入监读书, 本能让文人?感到不喜。要么就是?……和之前?与张及甫、张修媛的?矛盾有?关了。
    对了, 以张及甫其人?读书识字的?水平,肯定是?在?经义斋中混日子。远远升学不到熟读经义、专攻策论的?治事?斋去。也就是?说,今天扶苏先生从前?也是?张及甫的?老师?这就不难理解了。张家想要通过先生的?渠道?给他使绊子, 还是?很容易的?。
    只是?不知道?,到底是?哪一种呢?
    范纯仁却装作没听?见似的?: “先生或许是?爱才心?切,才想着要考验你一番,好让你戒骄戒躁。自然,你也不必事?事?都接受,莫因他人?影响自己向学之心?。”
    苏轼和扶苏对视一眼:唉,他们又被当成小?孩儿糊弄啦。
    扶苏更是?郁闷到了极点:他只是?外表才三岁而已,又真的?不是?小?孩子。
    他不是?不能理解范纯仁的?苦心?:古代讲究一个“天地君亲师”,师长的?地位十分超然。学生但?凡与先生发生矛盾,一旦传出难听?的?名声,前?路就会格外坎坷。
    何况,这位先王生只是?让他默背《礼记·大?学》,还没做出更过分的?事?情,不好轻易给人?定罪。至于寻常的?小?小?考验,以扶苏展露出来的?天分,足以轻松应对。
    范纯仁确实是?这样想的?。
    但?扶苏却只想知道?一个真相。总不能他被莫名其妙针对了,还不知道?恶意的?源头来自何方吧?他是?来改造国子监的?,又不是?来吃苦头当小?可怜的?。
    一个有?意想问?,一个却不肯说。正当扶苏在?思?考要不要祭出自己百试百灵、屡试不爽的?撒娇套路时,曾巩和李观澜突然从身?后冒了出来,冲着几人?打招呼:“范师兄、赵小?郎……这位就是?苏小?郎了罢?真是?久仰大?名。”
    苏轼看?起来很高兴:“没想到治事?斋的?师兄们也认得我!”
    “自然了,你和赵小?郎可都是?国子监风云人?物,由不得我们不认识。”
    曾巩和李观澜自我介绍完后,眼神都往扶苏小?小?的?身?子上瞟,像是?在?看?什么珍惜保护动物。后者直觉不妙,果然,“听?说小?郎你已经会背《礼记》啦?是?真是?假?”
    “连你们都知道?啦!”
    “没有?!是?假的?!”
    两道?声音同时响起。趁着另一方苏轼发愣的?空档,扶苏抓紧时间为自己辟谣:“一本《礼记》足有?十万字,我哪里背得那么快?”
    李观澜:“我就说呢,那帮子闲人?果然爱谣传。三人?成虎,子固,你说对……”
    范纯仁突然开口:“但?赵小?郎真的?会背了通篇《大?学》。”
    苏轼趁势补刀:“不止哦,昨天我去了一趟小?郎的?住处,他桌上的?《礼记》可是?摊开了一大?半哟,我悄悄地瞟了一眼,应当是?背到……《礼运篇》了?”
    李观澜倒吸一口凉气。
    扶苏:“……”
    够了!你们一唱一和是在讲相声吗!
    曾巩却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显然,他也留意到了和范纯仁一样的?问?题。
    但?他是?特招进监的贫寒子弟,没有?后台,更难以插手国子监内部的?事?务,只好半开玩笑地提醒道?:“赵小?郎年仅三岁就能背完一本《礼记》,怕是?要不了多久,就能升到我们治事?斋来了。”
    扶苏乌黑的?眼睛倏然一亮。
    升斋……就是?跳级吗?
    李观澜夸张地叫道?:“升斋?赵小?郎,好歹给别的?神童留下点发挥空间啊!”
    其余人?立刻笑成一团。
    不过他们都看?得出来,扶苏听?别人?夸他的?时候,会很不好意思?,就体?贴地把话题转移到手头的?饭菜上面。范纯仁落下筷子,不禁感叹道?:“尝过了相国寺的?夜市,再见膳堂,亦觉得‘由奢入俭难’啊!”
    他多少理解了其他的?官家子弟。颜回固然箪食瓢饮不改其乐,但?孔子门下三千弟子,也只出了一个颜回不是??
    李观澜奇道?:“范兄,你竟也有?去相国寺夜市的?一天?”
    范纯仁身?为一品大?员范仲淹之子,作风却清苦得像个苦行僧。不仅不与其他官家子弟同流合污,反与他们贫寒学子交好。这在?整个国子监也是?出了名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