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喏。”苏轼说道:“可你?小师弟一点也不高兴呢。可恶,不要的名次可以给我啊!”
扶苏的头名下面,就是他爹呢。他要是比他爹名次还高的话,就可以嘲笑人一辈子了。
不过苏轼也只是自己想?想?而已。今上初当政的时候,执掌权柄的刘太后就以“兄弟伦序”为理由?,强行让兄长宋庠的名次落在考得更好的弟弟宋祁的面前。
扶苏也知道这件事。宋祁还当过他几天的老?师呢。他原本没精打采地趴在桌子上,被?苏轼一挑衅就强撑着起来?回嘴一句:“其实你?是觊觎你?爹的第二吧?”
说完,继续有气无力地趴回去?了。
苏轼:“……”
范纯仁:“……”
曾巩&李观澜:“……”
不是,这演的吧?
沐浴着周遭传来?的怀疑目光,扶苏终于绷不住了。他欲哭无泪地说:“我真的没演,是真的很崩溃啊……怎么和说好的不一样?……”
不是说,春闱之后就不再黜落,大家都是进士和同进士吗?怎么殿试还要刷人的啊?
范纯仁委婉地表示:“此事我闻所未闻。”
一边用手抚上扶苏的额头,怀疑他发?烧了或者高兴傻了,开始说起了胡话。
扶苏用手捂住了眼睛:破案了,原来?是他没生在好时候。
俗话说,一个离谱的规定背后总有更离谱的事故。扶苏不知道是当年的考生怎样?破防,才会让皇帝改了规定。但他不介意自己当一回那个破防的人。
他幽幽地说:“我要向官家上书……第三轮不要再黜落人了……”
整整学了半年,以为春闱就是终点。现在他是真的没油了!
苏轼笑笑没说话,范纯仁却摸着扶苏毛茸茸的脑袋,一路往下,一直捋到拱起来?的小后背,安慰起破防的小师弟来?:“那也得等考上进士再说啊。”
“而况,你?已连续两度拔得头筹了,就不想?第三次再接再厉,创造一段佳话么?”
苏轼啧啧道:“哎,四岁的三元啊。前无古人,后面也难有来?者了吧。”
扶苏一下子坐直了身子。
“这个好。”他无比诚恳地说道。
和张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思?维境界不一样?,他更喜欢让后来?者无路可走!
神童这个赛道,等着他杀死比赛吧。
-----------------------
作者有话说:下章就是大家期待的……[让我康康]
今天有点肝不动了原形毕露orz看我明天能不能继续肝!
第83章
“等等, ”被三两句激起?斗志、信心满满扶苏突然想到了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殿试的时候,官家会亲临现场吗?”
“噗,咳咳咳——”
喝水的苏轼忽然呛了一下, 连忙捂住了嘴巴, 试图用呛水掩盖住自己克制不住的笑意。
“你怕官家?”
“……只是怕社死好不好!”
扶苏又怕当?场被戳破身份被迫社死,让他提前告诉官家自己会来?隐瞒的力气就白费了。
难道就没有无痛跳过一切过程, 把状元的成绩单塞到官家眼?前的方法吗!
“怎么那么不小心?”
范纯仁露出?熟悉的无奈神色, 一边拍着苏轼的背部?给他顺气,一边好奇地问起?扶苏:“赵小郎, 莫非你没见过官家?”
“我……”
李观澜挑起?眉来:“应当?是见过的吧?官家的那道恩旨。说不定会在殿试当?场认出?你来, 也说不定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面露憧憬。
有多少学子提前来到汴京, 大发文章通稿, 又或是拜访朝中名流,只为了扬名一时, 能让考官在誊录自己名字时有点印象,搏个更高?级的名次。但?这一招在春闱时或可奏效一二, 但?到了殿试就全不管用。
毕竟谁能让官家给个面子呢?他们当?中家世最为显赫, 在官宦子弟圈里颇有名声的范纯仁, 见过官家的次数也是零呢。
赵小郎去岁因恩旨在官家那留了底,偏偏他又姓赵。是宗室子,那就是官家的自家人。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 都?不必嫉妒了, 几十年出?不了这样一个。
扶苏:……但?这正是他想避开的啊!
苏轼又补了一刀:“别说那些有的没的, 就赵小郎你这醒目的身高?,官家想不注意到都?难。”
扶苏忍无可忍地压低了声音:“……那是因为我今年才?四岁!”
“那不就得?了么?”
苏轼摊开手,脸上?的表情说不好是无耻还是无辜:“四岁的小进士, 谁不想一睹真容?”
“所以——”
他幸灾乐祸地宣判:“你逃不掉啦!”
扶苏:“……”
现在搞个大事情,让官家忙于朝政无法脱身,没时间来到殿上?闲转悠还来得?及么?
范纯仁接下来的话,无情地击碎了他的最后一丝幻想:“本朝重?文治,官家尤为关心科举。据我父说,官家每逢春闱都?要亲自到集英殿上?,纵然不会全程都?在,也会往来巡视考生一二刻钟的。”
“所以,赵小郎啊……”他摸着扶苏的头,谆谆道:“你可要做好准备,没什么好紧张的。”
他完全理解错了扶苏突然激动的根由:“你年龄如此?惹人注目,官家看到必然只有爱惜,没有苛责之?心的。你又何必害怕呢?再说了,若是你殿试发挥得?宜,日后见到他的日子还多了去了呢,更没有什么好紧张的,平常心即可。”
“……谢谢。”扶苏听见自己艰涩的声音,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平常心”三个字,他自己可以做到,只希望官家、还有范师兄他们知道真相后,也能做到了。
春闱与?殿试之?间的时间很短。只有匆匆的十数日。但?这一间隔也足以考察考生们的心性。倘若有沉迷于唾手可得?的功名,成日与?同袍互相吹捧、不思进取;又或者是沉迷于汴京街市的温柔繁华、花街柳巷,乐不思蜀,最终都?会登高?跌重?,在最后一场的关键战中棋差一着,落个惨淡收场的结局。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每三年都?有数人因此?马失前蹄。”杨安国背着手说道:“你们当?以此?为鉴,绝不可懈怠懒惰,知道了么?”
“是——”
扶苏附和的声音混在了众人里。他刚一得?知自己春闱的名次,就被叫道了祭酒的书斋。一同前来的还有春闱同样榜上?有名的范纯仁、苏轼等人。
所以,这是给他们做考前动员来了?
扶苏悄悄挪动着小身子,好奇的眼?风向外飘去,除了他熟悉的全员俱在以外,还有几个不甚眼?熟的师兄。只是那些师兄们显然都?很眼?熟他,对上?眼?神的一刻,都?冲他笑了起?来。
“去岁,范公?将?国子监划分为两斋,又从各地招徕品学兼优之?学子,充作生员。若是你等榜上?有名,亦说明老夫与?诸位博士、乃至范公?这一年没有白费,尔等可知?”
“是——”
扶苏发现,这一次应答的声音比刚才?还大了许多。显然大家都?被祭酒杨安国这一番话鼓舞到了。其实就连他自己,心里头也多了一分沉重?的责任感。国子监作为新政的前线阵地,承受了多少压力不需多言。譬如当?初看扶苏不爽的王博士,就全被祭酒他们轻飘飘拦下了,一点儿?压力都?不需要他自己背。
若是今年考取进士的人数比起改革之前还变少了,祭酒、博士们顶着的压力就会顷刻爆发,变成一团引爆的火苗噬向他们自己。但杨安国却独自承受着这些,勉励他们也用的是最轻飘飘的字眼?来。
——所以,一定要考上?进士科啊!
就算是为了祭酒、博士们。
这是每个人心中不约而同的想法。
果然,杨安国见到眼?前情状,也欣慰地点了点头:“如此甚好。”
警醒过也勉励过,本该就此?散场的。但?他突然想起?了什么,面露复杂的伤感之?色:“罢了,有的话此?时不说,日后恐怕就没机会了。”
他一改方才?谆谆的口气,严肃起?脸来:“我知晓,你们当?中很多人日后前途无量,金樽玉笏亦不在话下。到那时,或许也忘记老夫是谁了。”
“忘了就忘了,也不要紧。说句实话,你们日后若有天大的成就,根因还是你们自己,与?老夫的牵扯不大。只是,千万不要忘记你们读过的圣贤书,别忘了,里面如何教你们为人、为官、为民之?道!”
“是——”
范纯仁一字一顿、掷地有声地说道:“学生定不会忘记您的教诲,更不会忘记圣人之?箴言。为官当?有一颗公?心。为民立命,兼济天下才?是我等国子监学子之?本色。”
随后,扶苏的身边响起?了无数的附和之?声,都?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必不会忘掉来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