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都市言情 > 巅峰学霸 > 巅峰学霸 第426节

巅峰学霸 第426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现在华夏的载人飞船还在朝着月球飞呢,进入月球轨道都还需要两天时间,郑希文觉得乔喻太乐观了。
    这可是人类第一次在地球之外的星球做基建项目。中间会不会遇到什么不可克服的问题都还是未知数。
    虽然现在看起来很成功的,但谁知道会不会出现万一的情况?
    毕竟哪怕是近地点也有三十六万公里的尺度。
    「所以才要未雨绸缪。咱们先把事情做到前面。有些时候信心都是自己给的。敢于挑战让普通人上月球本身就是传递自信的表现。
    现在这种关键时刻,咱们越表现得有信心哪怕失败了都有人臣服。恰好相反,如果自已都没信心,别人凭什么相信你?」
    乔喻自信满满的说道。
    说实话他真不认为这次月球建设会出什么问题,
    光是预判各种意外情况的操作手册都有几十万字。当然这些东西自然不可能让宇航员都背下来,但飞船上的量子模拟计算机会根据遇到的各种情况,自动给出相应的操作建议。
    即便工程过程中可能充满了意外,但乔喻依然觉得成功性起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那我先这么去宣传吧。如果这个理查德·约翰一家人对这个奖励不感兴趣呢?」
    「相信我,能在新学校初中进入创新班的学生肯定会对登月感兴趣。他肯定能说服家里大人的。如果没那个能力到时候再换个愿意配合的人选呗。」
    乔喻不以为意的说道。
    「这样,你们先想想办法,让这个理查德·约翰能出本书,从一个费城本地人的视角去探讨费城的改变,不用写得过于深奥,看上去越真实越好,就很平直去描述小人物生活的改变跟相关思考。
    然后想办法大肆宣传,让这本书火起来,到时候我们再邀请他们家去登月就顺理成章了。反正这件事不要求能赚钱,需要钱的地方也可以从细雨科技这边出。
    你让那边先去办这件事吧!估么着一、两年之后就能见成果了。这段时间我正好想想湍流的问题!哎,师爷爷那关不好过啊!谁让我尊师重道呢!
    刚刚我翻什么书不好,怎么就挑中了这本书?n-s方程啊,我跟你讲,这玩意没有个一、两年根本别想弄明白!哎—
    郑希文点了点头,然后懒得理会乔喻的吐槽,直接出门去安排事了。
    这就挺好的,乔喻能安安静静的做做学问,大概是全人类之福吧?
    第315章 梦想总是要实现的!
    对于诸多普通人而言,人生最复杂的部分大概就是虽然他茫然无知,但其实人生已经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无非是有些安排对于他们来说是人生难得的幸运,有些安排则是纯纯的悲剧。
    少年时代最喜欢我命由我不由天这种叛逆的句子,往往人到中年才知道这种叛逆的句子能有多中二。
    好在对于正处于深空中的第一批星际探险者来说,并不存在这种忧虑。
    从地球到月球的三天航程,除了每天检查飞船上的情况,并在特定时间跟地球上的指挥中心汇报一些情况之外,其他时间大都是无聊的等待。
    经历了最初从太空瞭望地球的兴奋之后,其实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很无聊的。
    尤其是在技术并不是那么先进的时候,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极端情况,飞船在近月点无法顺利跟物资舱完成对接,所以飞船上还要携带备用的返程燃料跟基本生活物资。
    这就进一步压缩了首次登月八位宇航员的活动空间,也让这次意义重大的探索之旅,
    远不如科幻电影中那些宇宙探险者那般惬意跟浪漫。
    就连完成日常的锻炼都需要分成四个时间段,两两去进行锻炼。
    好在首批登月的八位宇航员之前在地球上经历过相关的训练。
    毕竟按照计划,他们可是要在月球上克服重重困难,生活近一个月的。正如乔喻说的那样,对于严谨的华夏航天人来说,这几年早就已经把所有可能遇到的情况都想到了。
    至于宇航员更是在地球上没少遭罪。当然这也是正常的。
    要知道最终入选的八位登月宇航人是从华夏最精锐的八百名飞行员通过层层考核才最终脱颖而出的。各方面的能力都是优中选优,更无一不是心志坚毅之辈。
    所以三天的航行中,并没有出现任何值得一提的小插曲。
    就这样经过了七十一个小时的漫长航行之后,飞船比原定计划提前了二十八分钟抵达了近月点。
    这个时候地球上的指挥中心也再次紧张起来。
    虽然接下来的近月对接并没有选择直接对外直播,但指挥中心的气氛明显比直播的时候要更肃穆。
    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绕月轨道进行对接。虽然说对接是否成功不其实不影响登月,但却直接影响到能否顺利在月球建设人类第一座登月基地。、
    毕竟这才是人类文明史上真正应该载入进里程碑级的事件,如果仅仅只是登月,几十年前西大就已经干过了。
    没有直播也并不是没有信心,而是技术过于先进,不便对外展示。
    虽然在空间站已经积累了很多对接技术,但这次情况又不一样。
    三十六万公里之外,不考虑任何损耗的情况下光速都需要2.4秒左右的延迟。
    再考虑到信号传播过程的衰减跟接收读取的转换时间,月轨对接的难度可想而知。
    要知道不管是载人飞船,还是载物飞船,为了维持在近月轨道不坠落,速度大概需要保持1.6公里每小时。
    真就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再加上月球质量分布不均导致轨道摄动,还需实时修正轨迹。
    再加上地面控制中心无法直接操控飞船姿态,所以必须依赖全自主导航系统。
    以上都还不是最难的。毕竟在这次对接之前,娥五号已经实现过无人轨道器与返回舱的月轨对接,全程自主完成,误差小于五厘米。
    但这次的情况又不一样,因为不管是载人飞船还是载物飞船,质量都是无人轨道器跟返回舱无法比拟的,根据计算惯性动量是之前对接的7.6倍。
    当然这次所使用的技术也不一样。
    上次使用的是纯自主lidar导航,这次则是ai预测控制加量子惯性导航,用到了三重异构计算机投票决策系统。
    这些都是暂时还不方便对外公示的。
    不过对接成功之后的登月过程,还是会有直播的。而且对接之后也不是立刻登月,大概还要在月球轨道上转几个小时。
    也有充足的时间做宣传。
    这次登月选择的地点也跟历史上西大六次登月不太一样,选择在月球南极的沙克尔顿陨石坑附近。
    选择这个位置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次要建设首个一方面这里的陨石坑底部因长期处于阴影之中,没有阳光照射,所以可能存在小行星撞击时带来的水分,有看极高的研究价值。
    另一方面陨石坑的边缘山脉因为月球的倾斜角度全年能够接受日照的时间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这意味着在前期不太可能在月球建设核电站也没有太多储能设备的情况下,仅需要铺设少量太阳能板,就能为小型科研基地提供足够的电力。
    一切都是经过非常严谨的计算,并留有富余量的。一个小型科研基地生命维持、通信、实验设备每天大概需要18千瓦时的电量。
    这次带上月球的航天级光伏板效率已经能达到45%,而月球的太阳辐射强度约为1361
    w/m2。
    不考虑衰减的话,理论上每平方米光伏板功率能达到612.45w每平米。
    加上永昼峰超长的光照时间,基本上铺设三平米的太阳能光伏板就足以满足科研站日常所需。
    当然不可能都是理论值,不过这次带上天的光伏板展开后足以覆盖五十平米。远远超过了理论上所需。
    主要还是考虑到前期进行建设,需要的电量比较大。
    虽然一切都考虑的很完备,但现在最关键的还是这次在近月轨道的飞船对接是否能顺利完成。
    现在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两艘高速移动的飞船已经根据计算正在快速接近。
    甚至宇航员已经可以通过飞船外的摄像头目视到载物飞船。
    这一刻,就连陪在乔喻身边的郑希文都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
    虽然他不太懂工程技术方面的东西,但耳濡目染之下,也非常清楚要完美对接难度有多高。
    最关键的是,这直接决定了这次人类是否能历史性的在月球建设基地。
    如果对接失败的话,接下来的登月都没什么直播的必要了。毕竟华夏的野心是接下来将直接来一次为期一个月的直播。
    让全世界都能看到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月球科研基地是如何建成的,光是想想都觉得激动人心。
    郑希文还盼着能赶紧看到华夏在月球基地正式驻军那天呢。
    乔喻都感觉到了这种紧张的心态,异的扭头看了郑希文一眼,问道:「不是,老郑,你紧张什么呢?」
    「啊?有这么明显吗?」郑希文下意识的反问了句。
    郑希文当然知道自己心情都快紧张到纠起来了,但他是真没想到自己竟然表现了出来。
    「你忘了我耳朵很灵的!你呼吸都比平时要粗重多了!你看看,拳头都握上了。我跟你说指挥室屏幕跟现实正在发生的事情有大概4到5秒左右的延时。
    所以完全不需要着急,等你看到两艘飞船开始接近的时候,其实月球那边都已经成功对接完了。两艘飞船都可以手拉手降落了。」
    乔喻很轻松说了一些废话。
    这些其实郑希文都知道。
    刚才进来的时候,于延江其实已经把所有情况都跟乔喻解释了一遍。他又不是聋子自然也听的很清楚。
    「你怎么能这么轻松的?」
    「因为自信!所以说老郑啊,你潜意识里还是不够自信!只要你能跟我一样自信,相信这次对接百分之百能成功,就不会患得患失的紧张了!」乔喻不屑的说道。
    郑希文无语。
    果然科学家唯心起来就没有其他人什么事了!当年能喊出人定胜天这句口号的人大概都没不会这么自信。
    「当然这种自信可不是凭空而来的。你也知道为了这次行动,我们大家做了多少努力。十多方工程师测试了多少次啊!我们做模拟的时候,可是把各种困难都考虑进去了。
    甚至难度比现实对接要难n倍,最极端的情况下都能对接成功,更别提现在根本没遇到什么极端状况了,我都想不出能出现什么问题导致意外发生知道吧。」
    「但这次用的新技术—刚刚于总也说了,他们预估只有百分之八十的成功率—」
    「别听于总的,他们这帮搞工程的习惯性悲观思维模式。就喜欢说什么要未虑胜,先虑败你知道吧?什么百分之八十?就是给你们这些人一个低期待!
    这样等到成功了向上汇报的时候才好大吹特吹嘛!他真要说实话,成功是百分之百,
    期待感提前给上头拉足了,成功了不就没什么惊喜了?而且下次万一没有百分之百的成功率怎么办?」
    乔喻不屑一顾的说道。
    郑希文正听得一愣一愣的,突然就听到下面的指挥中心大厅里传来一阵欢呼声。
    等他下意识的抬头看向屏幕,发现就在刚刚两艘飞船已经紧紧的贴在了一起。
    看着下面指挥大厅里一众人跳起来互相拥抱在一起的样子,郑希文一阵恍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