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其他类型 > 骑士夫人模拟器 > 骑士夫人模拟器 第137节

骑士夫人模拟器 第137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可征兵员:+15%」
    她从地图里可以看见,整个城镇,现在正在开发的地段占据了整个城镇的三分之一。
    还剩下三分之二的地段,尚且在规划当中,不过,目前发展的很繁荣的地方,除了堡垒的前后门附近,就是城门口,以及港口附近。
    而领地内的居民,随着工厂和商铺的占据,比较几个月之前,增加到了两千五百人。
    她对这个增长速度并不感到意外,城内有四家专门帮劳工介绍活儿的中介铺子,每个月都要上报税务,审计把他们的规模查的很清楚。
    这些劳工大多数都是流动人口,在埃因威顿干活,过节时还要从港口坐船回老家去。
    不过,也有劳工选择在干了两个月活儿之后,把家人接到埃因威顿来,这里的工作机会实在是很多。
    城建需要工人,工坊需要工人,港口需要工人,商业市集也需要工人。
    冬季交通不便时,工人没什么增长,这些商人不得不涨工资来抢本地工人干活。
    有些需要一点操作门槛的工作,例如玻璃工坊,工资都涨到了七个苏里一天。
    不过,最紧俏的工作还得是船员,资深船员的薪资是十苏里一天,完成了长航线还有奖金。
    港口修好后,他们随着船商从阿尔塔南部慢慢往北活动,现在下了船最常驻的地方就是埃因威顿。
    高斯里汇报船务时还提过,居民区的排屋开发商们,最喜欢船员了,一个船员通常能轻松的租下一整层公寓。
    相应的,走水路拖家带口来搬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埃因威顿,没有本地外地的户籍之分,只要有钱,按规矩申请,即便是外国人,也可以在城里买地租地。
    奥利维娅之所以这么关注人口增长,是因为现在领地里的天赋者刷新率已经缩小范围,达到了两千分之一的爆率。
    不出意外,她很快就要迎来第一个地图自然刷新的天赋者了。
    也不知道这样自然刷新出来的天赋者等级高不高。
    如果是高星天赋者,都不用她刻意去寻找,这人才自然就会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
    三月上旬,埃因威顿的雪小了不少,南部的冰河最先抵挡不住暖融融的日照,开始融化冰层。
    港口十分忙碌,准备迎接远归的巨船。
    而高斯里却无心关注船坞和港口的事情,他现在的注意力完全被造纸厂吸引去了。
    造纸工坊规模不大,目前只是借用了属于港口营房的一间空置仓库。
    他和亚当,伊森三人在此地搭建了一个造纸工坊的流水线,先锻炼出十来个熟练的工人,再老人带新手,慢慢的扩大产线。
    这用麻来造纸,看起来麻烦,但成本并不高,相比起钢铁,玻璃,船坞,都是九牛一毛。
    一捆没有梳过的麻和亚麻,仅仅价值几个苏里。
    费力的是加工工序,要精致的控制调试。
    这些十来个工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每个人在岗位上只学习一个步骤,按照标准完成自己的步骤就好。
    至于什么配比,工序时间,技巧,基本原理,只有一个工头学会了。
    造纸工坊的工头,目前正是贾格布的姑姑拉维妮娅。
    她是去年六月才搬过来的,跟其他庄园里出来的村民一样,都住在给跨镇移民分配的居民区土地上。
    实际上,贾格布的薪水已经足够他们全家都不用干活,但拉维妮娅十分闲不住,在营房仓库找了个管理员的工作。
    这次她管理的仓库一个冬季里东西都被用空了。
    仓库又被夫人批准借给高斯里做造纸工坊,她就顺势留下来给造纸工坊帮忙。
    拉维妮娅知道,像用麻造纸这样的事情,成本没多高,配方才是最重要的。
    要是配方配比泄露,外人很容易模仿出来。
    所以,她对保密工作十分上心,除了她之外,没人知道每个流程的意义是什么。
    她自有威严,给这些工人们算的工资不少,也明确表示,不能把自己做的具体事情透露出去。
    不过,工坊这里的事情,贾格布可谓是一清二楚,甚至连多少亩麻能加工多少张纸都算清楚了。
    他已经连续三天被粮务司长拉去开会想办法,今年春耕开荒的土地必须加码,要给种麻腾出空间。
    大家都不指望可以一辈子控制着麻纸的加工配方,但作为最先吃螃蟹的人,今年麻纸带来的第一个周期的横财必须由他们赚。
    眼看着,三月中旬到来,提前三天出发的轻装小船率先回到港口,报告顺利回归的喜讯,港口也准备好接船。
    奥利维娅和凯撒收到先行船替莱蒂伦送回来的信件时,正在书房研究昂科送来的回信。
    两封信前后脚送到,都是好消息。
    第一封信是凯撒旧交送来的,说骑士团今年有五十个士兵准备退役,听说凯撒这里缺人,都打算过来。
    至于春季招新淘汰的人,还要再过一个月选拔完了才能引荐过来。
    他们先给这要来的五十个士兵规划了一下开支成本。
    养兵费钱,一衣一饭,装备骑具都得他们来提供。
    至于军饷,则是分成了两个部分,一半是薪水,一半则是房子。
    入籍成为埃因威顿的士兵,即可在城内拥有一套三居室的单层公寓,用来安置家属,以及每年四个金币的薪水。
    如果不入籍,纯粹合同工,那么每年的薪水就是六个金币。
    六个金币的价格,还是看在这些士兵都是退役的,虽然不是巅峰状态了,但是实战经验都很丰富,用来当士官训练新兵还是绰绰有余。
    这些钱,跟他们在骑士团的薪资比,也很可观。
    至于春招过后流过来的普通新兵,也是可以入籍的。
    入籍之后,可以拥有一套两居室房屋,每个月还有两个银币的薪水。
    不入籍,也可以选择三个金币的年薪。
    这些士兵们带来的人口,不仅仅是他们自身。
    他们也是爹生娘养的,有家有口,实际移民来的人口还要乘以二。
    每个月两天沐休时间,还能回分配房跟家里人呆两天。
    奥利维娅想,以后肯定是选择入籍的士兵多。
    只不过给士兵修建分配房的压力就大了,城建司还得招募工人。
    如果来选新兵的人还有的剩,就推荐他们加入城建司当工人吧。
    这样一层层分流来,只要是个有手有脚的健全人,来了都别想离开埃因威顿,都能有活儿干。
    凯撒拿着一张白麻纸,正在计算这五十人的军需品开支。
    奥利维娅则扭头接过港口送来的信打开。
    信上是莱蒂伦亲笔,他在信上写。
    这一次出海,生意做的成功,原先的瓷器尾款结了,还又签下了两个价值三千金币的瓷器订单。
    至于要他寻找的作物,清单也在下列。
    一共是土豆五万磅,新式样的作物玉米粒三万磅,黄豆两万磅,以及可可豆两千磅,各色种子,果脯,热带植物,鱼类,葡萄酒不计其数。
    这些东西来自整个岛链两端,并不只是出自一处岛屿。
    信的最后,莱蒂伦不得不提起了商人莫尼.安瓦迪在珈拉穆发生的事情。
    原来,安瓦迪抵达珈拉穆第一天起,就开始打听珈拉穆王都城外的上好良田都属于谁。
    他打探出来,原来珈拉穆国王已经年过七十,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有过两任王后,私生子,情妇无数。
    珈拉穆王都郊外的所有良田,几乎都属于这些乱七八糟的王室贵族。
    其中,安瓦迪考察的一块地,就属于国王的其中一个情妇,一个伯爵夫人。
    然而,随着他深挖,发现这块地官司颇多,是好几家贵族争抢的遗产。
    故而,莫尼.安瓦迪立刻就歇了要在珈拉穆买地的心思,跟着莱蒂伦去了东南岛链。
    在有限的时间游历东南岛链时,安瓦迪又看中了一个大型岛屿,还试着与当地的部落接触了一下。
    莱蒂伦在信上将这岛屿的地理位置描述了一遍。
    奥利维娅不禁挠头,这不就是她看上的那个饼干型岛屿吗?
    …
    第96章◎赚钱赚钱◎
    三月中旬, 冬季渐渐消退,冰雪依旧在山峦上,海面又蓝又透, 大船回归港湾。
    对于整个北方来说, 这都是一件令人瞩目的事情。
    如果半年时间制造的航船就能顺利维持数月的长途远航,那么这足以改写整个造船市场的历史。
    航船回港那天, 码头便聚集了许多围观群众。
    跟船远航的商人们一走下来,他们的手下,合作伙伴, 以及家属,就围了上去,喋喋不休地询问他们,关于海外和这次航程的情况。
    普通民众都只听说, 珈拉穆是个富有的国家, 遍地是葡萄酒和橄榄油, 珍珠和珊瑚, 王室贵族的生活纸醉金迷。
    刚开始听说这些商人敢登船, 城内居民都笑话他们不怕死, 大部分商户都认为这远航不会成功。
    但亲眼看着他们回来,又人人嫉妒不已,可恨这样的好事让他们占了先。
    三个月的旅途, 跨越了半个大陆,对于旅行商人来说, 最远也不过如此了。
    所有跟船的商人都在珈拉穆王都采购了海外货物, 还得船卸完仓才能去营房按号仓库提取。
    整个船卸完底仓,还需要三四天的时间,这期间, 莱蒂伦先带着船员去了一趟堡垒汇报工作。
    奥利维娅接见了他们,又在莱蒂伦手里拿到了更精确的账单。
    这一趟船赚的不少,瓷器,布料,从北方带去的特产,总共卖了五千金币。
    几个外地商人的载货费用,赚了几百个金币,刚好把在珈拉穆王都港口的过港税抵扣掉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