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其他类型 > 离朕皇陵远亿点 > 第124章

第124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赵珩饮了口茶。
    是太后故意要羞辱皇帝?
    但这个想法刚出现便被否定了。
    太后想与皇帝合作,至少太后想借自己与皇帝的合作让皇帝同姬循雅彻底决裂。
    她绝不会在此时此刻,刻意做出这种蠢事。
    赵珩环视水阁。
    阳光透过纱帘,轻柔的撒入水阁。
    映得满阁人都若白玉生辉。
    好一室,庭前芝兰。
    就容色而言,水阁内的人皆无可挑剔。
    至于品行……这么多年来世族行事恣意,视百姓为家奴,视天下为私库,自以为身份尊贵,高高在上。
    主人玩弄自己的奴隶,何错之有?
    之后虽然出了人命,但小民命贱,无非给两个银钱了事,还想如何?
    难不成,要他们这些天之骄子陪命不成?
    烧毁民房亦是如此。
    能得这些尊贵人看上不深觉荣幸拱手相让就算了,还敢不卖,那全家十几口命丧火海,就无非是,咎由自取而已。
    叶太后并不在乎。
    自荐子孙者,亦不在乎。
    更有甚者,是即便他们稍稍在意,族中也找不出,白璧无瑕的子弟候选了。
    赵珩放下茶杯。
    他虽大部分时候都不赞同姬循雅的治国手段,但在这种时候,他不得不承认,姬将军的先见之明。
    他扫过众人。
    所见非俊秀的世家公子,而是一干依附在巨木上扭曲的蛀虫。
    只是,生了张漂亮的人皮。
    赵珩偏头,低声对静静站着的韩霄源说了两句话。
    韩霄源领命,悄然退下。
    明岑不擅诗书,本就没少受这些自命不凡的贵胄公子们排斥,他将这些话憋了许久,说出来后终于痛快了不少。
    旋即是淡淡的空虚和寂寥,随口问道:“公子,不学无术同草菅人命相比,哪个更该杀?”
    赵珩微微一笑,“自然是草菅人命。”
    明岑也笑,笑容中却有几分怅然,“英雄所见相同。”
    要是他家中长辈也这么想便好了。
    他对这始终安静听自己说话,既不反驳,也不斥责自己的陌生公子好感巨增,道:“公子贵姓?”
    他说了这么多竟忘了问面前人姓甚名谁,若是与其他人也交好,将他说的话传到诸公子耳中,那,可真是太好了!
    他就想看看这些虚伪矫饰的公子脸上露出怒气冲冲,又碍于身份不能发怒,只得生生忍着,不与他计较的表情。
    憋得白净的脸铁青,不像人,像妖怪。
    赵珩思量一息,“免贵,姓赵。”
    “啊!”明岑惊叹一声,“你是,你是……皇室啊。”
    赵珩方才还以为明岑猜到了他的身份,但看着明岑清澈的眼眸只觉自己多虑。
    “是。”赵珩答道。
    明岑突然出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正高谈阔论的几位公子看了眼明岑,眼中划过一丝不屑之色,连带着看赵珩的目光都多了些鄙夷。
    和明岑这个废物混在一起的,能是什么人?
    明岑纳闷道:“那你与陛下岂非很亲近?你这样的身份,也能来诗会吗?”
    赵珩笑眯眯道:“是很亲近。”他垂眼,眸中若有点熔金般的光华闪烁,“我对诸位公子都有些好奇,便来看看。”
    明岑凑近了点,欠兮兮地问:“感觉如何?”
    “能与明公子为友,”他含笑着说,“不虚此行。”
    这话旁人说来大抵会显得十分虚伪,可自这位赵郎君口中说出,却显得很是真挚。
    或许是他话音中的笑意太过好听,明岑竟有几分赧然,忙端起茶杯掩饰。
    一直在众公子间的青年人向二人来的方向看去。
    众人多相识者围在一处,隐隐分为四边,边饮酒喝茶,边对诗谈天,好不畅意。
    唯有赵珩和明岑坐在个边角,无人理会,看上去有些可怜。
    那青年公子静默片刻,越众而出,向两人的方向走来。
    有公子愣了下,唤道:“疏雨要去哪?”
    “李公子?”
    被唤作疏雨的公子笑道:“诸君自便,不必理会在下。”
    赵珩低声问:“他是谁?”
    明岑震惊地看着赵珩,“你怎么谁都不认识?”
    赵珩自若地回答,“刚从地下回京,明公子见笑。”
    明岑以为赵珩将地方说成了地下,见他如此不同文墨,恨不得将赵珩引为知音,回答:“他就是九江王世子李……”
    话音猛地顿住。
    这位九江王世子已在二人五步之内。
    连明岑这般混不吝的性格都在九江王世子面前住了口。
    并非因他身份不凡,而是——赵珩对上他的脸。
    日光与水阁内用以照亮的明珠珠光一道洒上人面。
    这是一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容貌。
    美则美矣,却全无锋芒。
    像是此刻水阁中光泽温润的明珠,亦或者,池内盛放,只需要一只手便能折断的夜舒荷。
    这是一种,不会给人任何压力的美丽。
    仿佛触手可及,就更令人可能沉溺其中。
    他朝二人见了平辈礼,“明公子,”唇角笑意明灿,他笑起来更添风姿,晃得人头晕目眩,“在下李默,不知这位公子是?”
    这位李公子大约没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方才面对诸人皆不以为意的明岑也回了个礼。
    赵珩笑道:“鄙姓赵。”
    李默颔首,“赵公子。”
    李默含笑着问:“在下有些头晕,不知赵公子与明公子可愿意陪我出去吹吹风?”
    明岑很想问吹什么风,这地儿的风还不够你吹吗?
    但转念一想陪李默出去能正大光明地离开,他爹问他,他也能找个好藉口,遂答应得迅速,“自然愿意。”
    李默清亮的眼睛注视着赵珩,“赵公子意下如何?”
    赵珩也笑,“自无不可。”
    三人居然当真结伴出去,众公子面露不解。
    有人轻嗤一声,心道李疏雨失心疯了吗?竟和明家那纨绔凑在一起。
    果然刚踏出水阁,明岑便立刻道:“我身体不适,赵公子,李世子,我便先走了。”
    语毕又恋恋不舍地看了眼赵珩,在他身边能碰到个胸无点墨的人多不容易,“待公子有闲,不知能否与公子再会?”
    赵珩笑,“明公子,你我之间有的是再会的时机。”
    明岑把这话当成了保证,回以满足一笑,见礼离去。
    但踏出宫门时他猛地反应过来,这位赵公子怎么知道他们有的是再会的时机?
    想不明白,就摇摇头,不再想了。
    此刻,宫中。
    俩人行步不疾不徐。
    虽一语不发,却不觉尴尬,好似认识多年的老友般怡然。
    远离水阁,李默停住脚步。
    赵珩脚步亦顿住。
    李默垂首,毕恭毕敬地向帝王见了一礼,“臣胆大妄为,竟敢在陛下面前举止放肆,请陛下降罪。”
    赵珩唇边的笑意真切了几分,“朕未挑明身份,岂是卿的过错?况且卿无失礼之处,起来吧。”
    在场诸人皆无官职,或者说,官职还未高到能够面圣。
    无论谁家,都绝不可能拿出自家身居高位有实爵的子弟来给皇帝填充后宫,况且前途未明,自然都拣选着没有官位,却生得极其好看的孩子。
    故而赵珩看见的人,无论品行如何,样貌却都是一等一的好。
    可谓金玉其外。
    李默起身,跟在皇帝两步之遥的身后。
    “陛下。”李默道。
    赵珩微微偏头,“卿且说。”
    李默似乎不敢直视赵珩的目光,他垂首,静默了片刻,才道:“陛下,臣听闻,陛下今日举办诗会,是想从中择优者为后?”
    赵珩不动声色,“不过风闻而已。”
    不否认,亦不承认。
    李默与在场诸公子皆不同,气韵纯然若荷,虽位高,却不咄咄逼人。
    李默静静地跟在赵珩身后。
    许久后,赵珩才听到身后再度响起李默很轻的声音,“或许空穴来风,并非无因。”
    赵珩转头,笑道:“李卿,你在揣摩圣心啊?”
    话音未落,李默恭顺地跪下,“臣不敢。”
    帝王目光居高临下地打量着李默。
    李默便跪地仰头,顺从地让赵珩看。
    他姿态恭谨,更给这张柔和美丽的面容添了些说不出的动人风姿。
    “臣只是想问,陛下觉得,臣如何?”
    他那双静美到了极致的眼睛微垂,令赵珩觉得,对方在看他,却又恭敬得不敢直视天颜。
    “臣蒲柳之姿,不敢妄图后位。”李默轻声道:“只要能旦夕服侍在陛下左右,臣虽死无憾。”
    赵珩往后退了两步。
    这话是能随便说的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