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其他类型 > 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 > 第41章

第41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张复言:将军莫忧,北方战事尚未平息,王适安早晚还要北上,这段时间,不要与他正面冲突还是。
    可是段格还是很忧愁,他代入王适安思考了一下,道:王适安回京,一定是因为声望已够,特来篡位。我想,他不会再去北方了。
    -----------------------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0章 商议
    王适安终究还是事业脑, 思绪很快转到正事上。
    他问:建康各要害处现在都是谁在负责?
    啊
    崔衍昭被问住,心虚地左顾右盼,就是不直视王适安。
    他让那些大臣自己安排去了, 现在那些地方负责的是谁他也不知道, 也说不定大臣们还没来得及安排。
    崔衍昭这一问三不知的情形, 也在王适安意料之中。
    以前也就罢了,现在已做了父亲,还万事不管。这种作风要是他们的孩子学去,也不知多久能纠正过来。
    思及此, 王适安道:陛下身份已与往日不同,如今也当为子自强。
    崔衍昭微惊:啊?
    身份与往日不同?有吗?
    而且怀孕的是王适安,又不是他,怎么要他为子自强?
    不懂。
    但王适安怀着孕还要操持国事,实在太辛苦了, 出于人道, 还是顺着说两句为好。
    总不至于说两句这孩子就转移成他的。
    崔衍昭解释道:之前让朝中诸卿自发安排了,现在大将军回来,我召他们说一声,京师防务便由大将军负责。
    只谈公务太没有人情味,崔衍昭又很诚恳地补充了一句:只是大将军的身体终究更重要,别亏空了身体。
    王适安没异议, 崔衍昭通知宫人把那些大臣挨个又召到太极殿。
    再次进宫, 群臣都没有之前那样愁云惨淡。
    他们都知道王适安已经回来了。
    虽然他们对王适安颇有意见,但也清楚王适安的能力。王适安回来, 叛贼声势再浩大,也蹦哒不了几天。
    有些个家底并不是很厚的大臣在前几天已经悲观地想着建康城破,公私涂炭后的荒野求生日常, 开始学习分辨野菜。现在看见王适安,想到不用荒野求生,觉得格外亲切。
    这次是在太极东殿群聚开小会,崔衍昭坐在漆屏之前,熏香铜炉中香气徐徐,使人心神平缓。
    崔衍昭语气一如既往的平缓:朕召诸卿来,是因为大将军回京,诸卿配合大将军行事便可。
    眼下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整个江南朝廷都要依赖王适安,所以没人提异议。
    王适安如此威风,王清不由想到自己那不争气的侄儿,心里唏嘘,但表面还是平静道:臣领命。
    其他人也是陆陆续续表示接受安排。
    简单通知过后,众臣起坐离开,崔衍昭赶紧去看王适安神色。
    确定王适安怀孕后,王适安现在在他看来就属于易危人群,要多加关心。
    谢珉走出殿门时回了下头,正好看到崔衍昭侧身倚向王适安,动作像要拉王适安衣袖。
    完全走出去后,谢珉看到王清在外等他。
    王清忧愁道:王适安本就北上有功,此番扫除叛军后,我担心他即刻请求封王,胁迫陛下退位。
    王清的担忧极有道理,遍观江南换过的数朝,无一不是这么个流程。封王之后,距离帝位也就一步之遥,快一些的一个月内就能走完从封王到受禅登基的流程。
    虽说王朝改换对世家影响不大,但世家能求稳的时候还是倾向于求稳。
    而且王适安与他们这些高等士族的对立很严重,上位之后难免不会对他们开刀。
    谢珉沉吟片刻,问:你可知陛下和大将军的关系?
    王清很无所谓地道:当然知道,陛下和王适安的关系,之前还在建康传得沸沸扬扬。
    但这也说明不了什么,有些皇帝就是喜欢追求刺激,前汉成帝有赵飞燕那样的绝色,也不影响找男宠。
    王清觉得谢珉真是大惊小怪,这种事情知道了也没用。
    谢珉:关键并不在这里。
    他轻摇羽扇,每个字咬得极轻,但都很有份量:在王适安请封王位之前,我们联手上奏,请封王适安为皇后。男子可做男宠,但决不可为后,届时宫内宫外必起轩然大波,王适安声名受损,短期内将不敢再提封王之事。
    王清听到谢珉的主意,被震惊得差点就停止了思考。
    这是不是有点太这主意太损了,他一时都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形容。
    谢珉:见道以为如何?
    王清攥紧手中扇柄,沉默良久,道:可行。
    议定一桩大事,两人都觉得很轻松,连以前竞争地位产生的不愉快一时都放下了。他们相视一笑,分别而去。
    *
    崔衍昭完全不知道有两位大臣连平叛之后给王适安封什么都替他想好了,还在小心观察着王适安。
    左看右看,生怕王适安哪里有异常,比王适安本人还要紧张。
    王适安本要起身,但又有些舍不得崔衍昭的关注,问起突然想到的问题:陛下要如何对待这孩子?
    崔衍昭下意识就要回答,但想到王适安脾气有点捉摸不透,提前问了一句:朕怎么说都可以?
    王适安被崔衍昭这一出搞得莫名其妙。
    这就是崔衍昭的孩子,崔衍昭怎么还这么小心?
    难道是不想要?
    想到这个可能,王适安心里一阵暴戾情绪上涌,但还是强行压下,微笑道:臣想听真话。
    崔衍昭:朕有意让这个孩子继承皇位。
    反正他也不会谈恋爱,不会生小孩。王适安是他看好的接班人,正常情况下继位的也只会是王适安的孩子。
    王适安:
    原来只是要说这件事,那还摆出一幅不敢说话的样子,像他是噬人的猛虎一样。
    不过这孩子本就是该继位的,毕竟是他亲自生下来的孩子。
    *
    贺兰宝此时在山里狼狈躲藏。
    他本意是攻击已经因被越国打得元气大伤,显出颓势的夏军,建立功勋,好让父亲和母亲高兴。
    只是夏军太过狡诈,他和他率领的七万骑都进入包围圈,几日战斗后,他仅以身免。
    怪他立功心切,听信了军中人的撺掇,把父亲坚定守城的嘱咐抛在脑后。
    他四下张望,分不清方向,连日的躲藏已经让他停止思考,他绝望地看了一会,一屁股坐在地上。
    不知过了多久,他听到一阵马蹄声,紧接着,一道声音响在耳边:贺兰太子?
    是熟悉的声音。
    贺兰宝急忙看去,看到数名骑兵中一张熟悉的面孔,正是他驻守颍川时有过交流的一名兵士。
    是我!他焦急道,又想到过于失态,重新组织语言说道:是孤。若你将孤带回父皇身边,父皇必会重重嘉赏!
    鲍检照面无表情,命人捆住贺兰宝。
    贺兰宝不敢置信地瞪着鲍检照。
    鲍检照依然面无表情,但还是解释了一句:我是卧底。
    -----------------------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1章 战场
    和王适安有矛盾的人会从王适安的出身、人品、处世上疯狂攻击王适安, 但从没有质疑王适安行军布阵能力的。
    在战事上,王适安的确天纵奇才。
    崔衍昭把建康防务完全交付给王适安后,一切布置快而有序。
    这一切也落入叛军观察之中。
    眼看着建康的布置越来越严密, 他们获胜的几率也越来越小。
    张复言对段格提议:将军, 趁建康还没整备完成, 我们应该挥师直入。
    可是段格想到建康现在有王适安,本来几场胜仗积累起的勇气就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犹犹豫豫道:王适安计谋难以捉摸,如果中了王适安计谋, 反而会伤到我方力量。现在敌不动,我不动,保持平衡正是好事。
    他觉得自己的想法极有道理,而且他真的很不想面对王适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