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历史穿越 > 大明话事人 > 大明话事人 第239节

大明话事人 第239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郑嗣昌对此嗤之以鼻,完全没想拦着别人去报官。
    如果报官能有用,他就把路边茶舍的布招子吃下去!
    他皮笑肉不笑的说:“林解元!我们敬你是个解元,所以礼让了三分。
    但如果你还不离开扬州城,休怪我等失礼了!”
    林大官人默默的掏出了两条铁鞭,淡淡的说:“等报官结果。”
    看到这等凶器,郑嗣昌连忙提醒手下们提防,然后也就先等着。
    没过多久,就看到那两个报官的人又回来了,叫道:“衙门都不受理!”
    郑嗣昌得意的又笑了几声,“林解元自己请吧!”
    突然从人群里站出来了几个人,义愤填膺的叫道:
    “盐商郑家为富不仁,欺人太甚!今日胆敢围攻我们苏州的林解元,我们这些本县同乡实在看不下去!”
    郑嗣昌回头叱道:“滚!就你们这几个人,也敢主持公道,死字都不知道怎么写!”
    那站出来的苏州人又叫道:“人多又怎样,你们郑家人多就能欺辱别人?”
    郑嗣昌不耐烦的说:“现在就让你们知道人多的好处!”
    然后随手指使了一个小头目,带着十来个人,气势汹汹的朝着那几个打抱不平的苏州人走去。
    随即最先站出来的义愤填膺的那位苏州人挨了一记耳光,直接被推倒在地上,并遭受了拳打脚踢。
    这十来个郑家打手打得很痛快,与过往没有什么不同。
    在他们心里,打个人也能叫事?可以说,他们的存在,就是帮郑员外打人的!
    收盐打灶户,卖盐打同行,风里来雨里去,不可或缺!
    郑嗣昌指着被打的人,对林泰来威胁说:“你仔细看看,别落了一个同样下场。”
    就是当打人完了后,那十来个负责动手的郑家打手抬起头来时,几个外地人不知怎么就变成了几十个。
    每人胳臂上绑着一条红色布巾,数十道目光虎视眈眈的注视了过来。
    郑嗣昌也感觉到了不对劲,正要问话,却又听到几声刺耳的竹哨声。
    然后从南边来了一大群人,从北边也来了一大群人,从东边同样来了一大群人,西边也有一大群人出现。
    这几大群人个个都是中青年汉子,特征都是胳臂上绑着红色布条,一看就是同伙,粗粗数去起码几百人!
    最先站出来义愤填膺的那位苏州人躺在地上,松开了抱着脑袋的双手,带着浑身伤痕朝郑嗣昌叫嚣道:
    “我们吴县乡亲在此,你们郑家人还想比人多吗!”
    这时候,数百人一起大吼道:“盐商郑家,为富不仁!打我乡亲,公道何在!”
    郑家的打手都懵住了,这是从哪冒出来的几百号人,而且还如此团结?
    一百多人被几百有组织的人围着,还怎么打?还有,对方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不早点站出来?
    此刻林大官人还在被郑家打手们围着,但他推开了挡在面前的人,大摇大摆的往外面走,没人敢拦着。
    林大官继续慢慢朝着别院走去,走了几步后,突然回头,语重心长的说:
    “出门在外,行走江湖,要以和为贵,打打杀杀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遇到事情最好通过谈判来解决,千万不要动手啊。”
    郑家打手便悄悄松了口气,己方一百多,对手数百人,能以和为贵当然最好了。
    郑嗣昌也暗暗想道,看来林解元心里也是有顾忌,毕竟身在异地,谨慎些也是有道理的。
    人群里有人叫道:“林解元高义!”
    当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在林解元的逐渐远去的背影上时,竹哨再次响起。
    那几百个苏州汉子突然一起动手,刚刚放松下来的郑家打手猝不及防,连逃跑的准备都没有,当场就被围堵在十字街头,被打的死去活来。
    片刻过后,郑家一百多个打手就没多少还能站起来的了。
    今日之前,这些郑家豢养的主力打手做梦也没想到,在扬州城竟然会被打成这样。
    现场围观的众人久久不能回神,不是他们见识少,可真没见过这样的行事风格。
    事情发生的太快了,还没等大部分人反应过来,郑家的战斗力就被全歼了。
    虽然不清楚郑家到底有多少打手,但没了眼前这一百多个,至少也要元气大伤了,甚至可能主力尽没。
    还有,你林解元到底多怕官府,走之前还在喊“以和为贵”,真是一点法律把柄也不留啊!
    几百个苏州汉子打完了后,也没有散去,仍然集结着,追随着林大官人的背影而去。
    林大官人又重新来到了郑氏别院的大门外,深情的望着里面,但大门里的几个家奴只会瑟瑟发抖,不敢去招呼客人。
    因为这客人背后,站着好几百条汉子。不知道是来再诉深情的,还是来抢亲的
    林解元抬头对着院子里喊道:“燕子!燕子!你还幸福吗?”
    喊了几声后,林解元突然转身,对着数百人叫道:“盐商郑氏欺我太甚,乡亲们说该如何是好!”
    数百人整整齐齐的回应道:“是苏州人就不买郑氏盐!坚决抵制郑氏盐!”
    这个转折,让远远围观的吃瓜群众和大门里偷看的郑氏家奴都猝不及防。
    明明只是简简单单的情爱问题,怎么就上升到经济的程度了?
    再说抵制是那么好抵制的吗?说句不好听的,盐区都是约定俗成的、早有默契的。
    苏州府是郑家的行盐区,如果郑家不卖,那其他盐商讲规矩或者卖面子的话,也不会去卖盐。
    如果在郑家的操纵下,各盐商都不去卖盐,那苏州人能不吃盐么?
    作为扬州城最大的盐商,郑家是有这个实力,劝别人讲规矩的。
    再说苏州府很大,七八个州县几百万人,你林解元有多大的本事,劝几百万人都不买郑家的盐?
    所以说,这个抵制的提法,真有点异想天开。
    别再东张西望~看这里就好,大家有保底月票就投吧!我今天状态还是不行,而且也有事,但承诺明天两更后天三更!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为了码字辞公职,你们会养我吗?
    对未来有点迷茫,看在最近相对勤奋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啊!
    (本章完)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失衡的实力对比(求月票!)
    当数百人一起喊出了“抵制郑氏盐”的口号后,吃瓜的人震惊过后,立刻又看向林解元。
    经验丰富的人都明白,林解元的表态才是最关键的。
    但是让众人失望的是,林解元却没有对“抵制郑氏盐”口号做出任何反应。
    他反而又转过身去,朝着大门里深情呼唤:“燕子!燕子!你要开心啊!我明天还会来看你的!”
    众人:“……”
    就现在这形势,你林解元还用卖什么深情人设啊!
    郑家的战斗主力已经被打残了,暂时没有反击能力。
    而且又有好几百个“乡亲”的鼎力支持,伱林解元完全可以冲进郑家别院,直接把白花魁抢走啊!
    非要给大家安排一个“明日待续”,是什么道理?
    只能说,站位高低不同,看问题的层次也就不同。
    然后林解元不知从哪掏出一张纸,挥舞着说:“这是你写给我的诗,我终于写出了最满意的和诗!
    若拿去参加平山堂征诗,一定会夺魁的!明天我来了再读给你听!”
    吃瓜群众虽然看不清林解元手里的诗,但没人为此着急。
    果然在人群里,又有人开始散发印刷好的纸稿了。
    有读书人打开看去,只见上面是一首七律:
    “咫尺天涯一望间,重帘十二拥朱栏。
    断肠芳草连天碧,作恶东风特地寒。
    笼里飞禽堪再复,盆中覆水恐收难。
    落花舞絮春如水,下却朱帘不忍看。”
    诗中有点女子向男子诀别的意思,众人看完后便感慨,如果这是一个女子所写,那水平也不错了,不愧是苏州花魁。
    上午在街头发生如此轰轰烈烈大事的时候,郑员外正在家里接见同乡同业汪员外。
    两人都是徽州人,又都经营盐业,规模还都不小,互相走动不奇怪。
    “今天是什么风把汪兄吹过来了?”郑之彦比汪庆小几岁,便以兄来称呼对方。
    汪庆道:“今日前来,是为了向老弟打听一个人。
    苏州东山王家有个年轻后生王禹声,老弟经常往来苏州,见闻广博,可曾听说过?”
    郑员外笑道:“此人先前名气不大,如果你要来问,我可能确实不清楚,但现在却能说出一个一二来。”
    汪员外奇道:“这是何故?”
    郑之彦就详细答道:“先前过年的时候,苏州有人要拆王家怡老园,那王禹声出面阻止。
    结果最后那王禹声灰头土脸,王家怡老园也被拆去了一半。”
    汪员外大吃一惊:“什么人能强拆王家的园林?”
    在汪员外心目中,像东山王家这样的势力,在本土应该是近乎无敌了,怎么能被人强拆半个园林?
    就算是苏州那位首辅申时行,回了苏州城,只怕也做不到这种事啊。
    而且关键是,王禹声竟然如此窝囊,还敢到扬州来高谈阔论指点江山,确实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