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历史穿越 > 大明话事人 > 大明话事人 第372节

大明话事人 第372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郭推官指责你包庇石知府,还真是一点也不错,这不是包庇又是什么?”
    “我不是这个意思!”李钦差斥道。
    于是林大官人更不屑了,嗤声道:“就没见过你这样敢做不敢当的,退一万步说,就算石太守是清官又怎样?
    我大明现在所需要的,是这么一个两个清官吗?
    如果论起清官,谁还能比得过海瑞?但一个海瑞对我大明又有什么用?”
    林大官人这骇人听闻的暴论,让李世达瞠目结舌。
    就是贪官也不会说“清官无用”这种话的,说是颠覆三观也不为过!
    看林泰来对死者还是不依不饶的敌视态度,无法利用死者博取同情分,李世达也没法再说什么了。
    这时候,郭推官走了过来,就开始禀报情况。
    他朝向角度很微妙,似乎同时面对李钦差和林千户。外人猛一看,也不知道到底是向谁禀报。
    “经过现场勘察,以及走访验证,基本可以确定,石府尊的直接死因是自缢。又经过搜查,没有发现相关遗书。”
    林大官人似乎有点不满意的说:“就算没有遗书,不能伪造一份么?”
    郭推官下意识的回复说:“是下官疏忽了。”
    林大官人便训话说:“下次记得改正!”
    郭推官愣了愣,下次?这种事还有下次?
    李钦差又感到,自己的人格和智商双双被侮辱了。
    郭推官赶紧停止了与林大官人的不正经对话,又对李钦差请示道:“此事究竟如何定论,还请钦差负责上奏。”
    李世达这个钦差的职责就是调查石知府的,所以肯定还是要由李世达来负责上奏。
    李钦差沉默了片刻后,长叹一声道:“府库账目不清,引发饥民骚动,具有嫌疑的石太守为此而自尽。”
    钦差大臣的这个定论,已经尽可能委婉了,给同道一点最后的体面。
    这就是切割,与黑点人物的切割。他明知道石知府是无辜的,但只要他没能力帮石知府洗白,就只能别无选择。
    大部分事情都是在他来到苏州后发生的,所以他这个钦差也要担责,但责任就会小多了。
    不然的话,敌对势力就能把事情定性为钦差大臣故意包庇知府,为贪污和民变负责,然后一起领罪。
    如果把苏州城搞乱了,影响到六分之一的漕粮,弄不好掉脑袋的。
    “行,就请李钦差这样上奏吧!”林大官人稍加思索后,也同意了。
    李世达有点装逼的说:“本院事了,准备离去,他日有缘再见。”
    虽然他这次输了,但输人不输阵,还是要维持住败者的风度,不能让敌人小看了。
    三日后,钦差大臣料理完石知府的后事,准备离开苏州城这个伤心地。
    站在姑苏驿外面的大码头上,李世达最后回头望了眼苏州城的城墙。
    这次到苏州城当钦差大臣,可能是他人生当中最惨痛的失败经历。
    他十九岁考中秀才,二十三岁考中进士,如今不过五十二三岁,就已经是正二品部院,人生大都是坦途,什么时候遭受过这样的耻辱?
    本来想着到苏州城造势,掀起针对首辅的惊涛骇浪,在连锁反应之下,自己就可以去京师出任尚书或者都御史,一展胸中抱负了。
    没想到不但没有造势成功,反而被敌方更大的惊涛骇浪直接拍在沙滩上了。
    虽然忍痛断尾求生,让已经死掉的石知府背了最大的黑锅,但是自己的完美履历也染上了污点,至少几年内没可能进步了。
    正当李钦差为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哀伤,甚至想作诗一首抒发郁郁之情的时候,忽然看到,又有不知多少百姓,训练有素的从不远处胥门冲进了城内。
    虽然李钦差即将离去,苏州城的事情和他已经没关系了,但还是从好奇的问道:“又发生什么了?”
    左右随从便去打听了,不多时,就急急忙忙的跑了回来,叫道:“不好了!”
    等近了又继续说:“这些百姓,又去冲巡抚察院了!”
    李世达:“???”
    为什么苏州百姓又又又去刷李巡抚?这是第三次了吧?
    李巡抚上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才会被这样对待?
    还有,李世达实在理解不了,这次事情不是已经结束了吗?还去刷李巡抚干什么?
    那随从回答说:“我打听到的情况是,石知府是个大清官,是真正的青天,可惜含冤自尽!
    所以这引发了苏州百姓的公愤,又去围攻罪魁祸首巡抚察院了!”
    李钦差:“……”
    难道自己昨晚睡了一觉,今早起来后,这个世界就重组了?
    反转起来没完了是吧?石知府怎么可以又变成青天了呢?
    自己已经收尾了,也上奏过朝廷了!
    一切已经盖棺论定了!不可能再变!
    本来李钦差要登船走人,但这下不想走也不能走了。
    他就坐在船舱中不动,让随从继续去各处打探消息。
    半个时辰后,有个随从回来禀报说:“好像是府衙又论证出,石太守没有贪污五千两,所以还是清官!”
    听到这个同党被洗白的好消息,李世达激动的勃然大怒,呵斥道:
    “胡扯!账册都烧没了,一切都不清不楚,怎么论证的?
    难道府衙那帮小吏又敢把上不了台面的暗账拿出来了?
    那本钦差就敢用欺瞒之罪,要他们的狗命!”
    随从继续答道:“并没有人拿出什么别的账册!
    只是听说府衙在这三天,调动了府库所有吏员、差役,以及所有房、科、班、狱、庙等部门,尤其是本月有过大笔开销的部门。
    让所有被相关人员深挖记忆,仔细回忆近一月所有公款开支记录!
    然后根据数百人的收支记忆,互相印证对照,再整合起来,拼凑出一个粗糙的本月府库账册!”
    李世达质问说:“这样的账册,必有错漏缺失,也能当铁证?”
    那随从说:“这个账册的每一笔收支,都是经过多方比对的!
    虽然账册不们做到完全精确,但最终误差控制在了在一千两左右。
    如果真有贪污五千两官银造成的亏空,那误差肯定不只是一千两了。
    所以这本误差只有一千两的账册,可以从侧面证明没有贪污五千两官银这个事!”
    李世达听懂了,心里也想明白了,忍无可忍的大骂道:“贼你娘!”
    这位钦差大臣到了苏州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即便被逼着认输,都一直尽力保持着风度,但在要走人的时候,终于破防失态了。
    他认为自己保持住了失败者的风度,但是现在才知道。原来自己一直像个小丑!
    自己作为负责“调查”石知府的钦差,奏疏已经发给朝廷了,里面写着石知府的不是!
    他也不想这样写,但他被形势逼着自己这样写!
    但是现在又爆出来,石知府被证明是清白的!
    那朝廷会怎么看自己这个钦差?肯定是又蠢又坏,所有和失职渎职昏聩愚蠢有关的词语,都可以毫不违和的扣在自己头上!
    林泰来这个卑鄙无耻下贱、应该千刀万剐的王八蛋!
    明明已经结束了,又抽冷子用阴间招数偷袭自己!
    先前石知府刚自尽的时候,自己试探过林泰来对死者的态度!
    当时林泰来对清官的不屑溢于言表,对石知府这个死者毫无尊重之心,让自己放弃了警惕和幻想。
    却没想到,林泰来转眼之间,又这么不要脸的给石知府翻案!直接把自己这个钦差坑死了!
    在府衙内调动几百人一起回忆公款收支,这种组织力除了林泰来,谁能做到?
    李钦差久久呆坐在船中,他不知道自己应该离去还是留下。他只知道,自己彻底输掉了最后的底裤。
    就算看破了,又能怎样?他可没有在府衙内组织数百人拼凑公款账册的能力。
    你们在过平安夜,我在水字数,大家都有快乐的节日
    (本章完)
    ------------
    第三百六十四章 还是要靠林泰来
    今年春天的京师,政治气氛有些诡异,从元旦日开始就有了兆头。
    在一年当中,朝会理论上有好几种,有每天都该举行的常朝,有每月初一的大朝会,还有重要节日的更大朝会。
    这么多朝会里,一岁之始的元旦大朝绝对是最重要的朝会。
    但是这个万历十五年的元旦大朝,皇帝缺席了自嘉靖朝之后,这是皇帝首次缺席元旦大朝。
    等到了二三月时,从苏州传来的闹剧,把朝堂搅乱了。
    先是申首辅次子强夺田宅,致死人命,被刚正不阿的苏州府石知府查处,揪着不放要定罪。
    上一个敢在首辅老家,这样对待首辅亲儿子的强项令,已经不知道是哪朝哪代的事了。
    然后就是与首辅关系亲厚、向来被视为首辅党羽的李巡抚,直接指控石知府从吴县县库贪污五千两。
    在“明眼人”眼里,李巡抚这种行为就是构陷和迫害。
    其实构陷和迫害都不是太大问题,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做得太过于赤裸裸和难看了,所以就引发了公愤。
    随即申首辅遭到了预料之中的群体而攻,但申首辅的反应也很异常,直接居家不出,闭门谢客了,别的什么都没有。
    在过往,内阁大学士被弹劾的情况很多,但都是会进行争辩,要么自行上疏自辩,要么指使党羽发声,与敌方进行舆论对轰。
    但申首辅这次却一言不发,没有任何辩解,直接上了辞官章疏后,就撂挑子不干,回家闭门不出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