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历史穿越 > 大明话事人 > 大明话事人 第529节

大明话事人 第529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汪大掌柜放下了茶盅,又开口道:“大家安心,林氏集团没有在扬州继续搞风搞雨的意思。
    只是林氏集团准备在江南疏通旧河道,让苏州城可以通过水路直通东海,所以才需要在短期内筹集大笔银子。
    以林氏盐业的窝本,不至于连十万两都还不上。”
    在座的大都是商人,听到“通海”,立刻就反应过来了!
    都说他们盐业利润高,但要说还有什么行业能跟盐业比,那只有海贸了。
    盐业受朝廷严密控制,就算夹带走私,也要交不少税,可那海贸踏马的根本就不交税!
    比如官方规定福建每年出海八十船,但到底有多少船出海走私,那只有鬼知道!
    跟海贸比起来,盐业走私就是小孩过家家!
    厅内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汪大掌柜站了起来,“好了,今天时间也不早了,就到这里吧!
    愿意与林氏集团进行资金合作的,私下里联系我!
    合作方式多样,可以借款,可以投资!除了利息之外,也许你们还有机会获得林氏集团的友谊!”
    郑朝奉竭力维持自己作为徽商领袖的存在感,叫道:“等等,我们外来盐商在本地学籍分配的问题还没议论”
    “需要议论个屁!”汪大掌柜头也不回的说:“学校事务归礼部管,林九元就是礼部官员!等他回了京师,直接从礼部搞定!”
    坐在人群里观礼的许四公子眼珠子都红了,连林泰来手下一个掌柜出来,张口就是十万两银子级别的生意
    (本章完)
    ------------
    第四百九十九章 九元回乡
    林泰来离开扬州城后,在数十名家丁和三百返乡苏州卫运军的护送下,沿着运河缓缓南行。
    时间已经到七月中旬了,天气开始凉快下来。
    跟随林泰来北上的“家丁”大都很高兴,对他们来说,回苏州就是回家。
    而且他们知道,只要回到苏州,他们肯定会成为最受欢迎的人物。
    毕竟他们是很多事情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只怕全苏州人都想从他们嘴里听到第一手的传奇故事。
    然后这些“林学士大战北虏太后”之类的传奇故事会变成最新说书素材,在全城流行起来。
    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准备向亲友、同事们,炫耀这将近一年来的见识了。
    林坐馆坐在船中,看着岸边的风景,似乎已经临近浒墅关,便深深叹了一口气。
    守在舱门的左右护法问道:“已经快到家了,坐馆为何会叹气?”
    林泰来答道:“每每想到回苏州后,必定有无数琐事缠身,心中就不胜其烦啊。”
    什么衣锦还乡之类的,林泰来完全没那个心思。
    衣锦还乡是穷人乍富之后才有的心态,而他林泰来当初在老家已经很成功了,不需要再显摆一次。
    不管在外面是不是风光,只要回了苏州,那就是独一无二的林大官人。
    这次下半年在苏州,林大官人只想办两件大事,一是启动疏通吴淞江下游旧道工程,二是举办文坛大会。
    但是肯定会有无数其他事情找上门,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正所谓富在深山有远亲,人情世故就是这样,避免不了的。
    然后林泰来又吩咐道:“在浒墅关停留一日,明天早晨再出发!”
    左护法张文诧异的问道:“这是为何?按道程今天能赶到城里。”
    林泰来吐槽说:“你们的王主母传话说,明天是孩儿之百日,所以我明天同时到家更有意义,更让人印象深刻。”
    对此林大官人无力吐槽,王十五似乎特别注重虚头八脑的形式主义,尤其在儿子的事情上。
    虽然张家兄弟都想早点回家,但主母发过话,他们也不再说什么。
    随后便在浒墅关休息了一天,接受了税官的招待,然后次日大清早继续出发赶路。
    临近午时,船队终于抵达了位于城外十来里的枫桥。
    在这时代苏州城的社交礼仪上,比较正式的迎来送往节点都是在枫桥。
    先前林泰来在苏州混出了名堂后,也数次在枫桥参加过迎接或者送行仪式。
    当然仿佛林大官人自带不祥光环,往往每次迎接仪式都要出点事故也是真的。
    今天枫桥下的岸边,人头攒动、锣鼓喧天之类的那都是标配,让人吃惊的是,巡抚周继也出现在了这里。
    浙江按察副使、署理苏州府王之猷本以为,在今天这次迎接仪式上,他身为府尊兼林泰来妻兄,肯定是最靓的仔,直到周巡抚出现。
    王府尊惊讶的询问道:“今日之礼,怎敢劳大中丞屈尊?如若有事相询,明日请林九元前往察院拜访就是。”
    周巡抚摆了摆手说:“我来迎接不是林学士,而是天下第一魁元!”
    主要组织者王府尊只好又临时调整站位,让周巡抚站在了首位。
    又过了一会儿,冲天响的喇叭唢呐声音从运河传到了岸上,可谓是未见其船先闻其声。
    有经验的人便知道,这是有大人物来了。
    而今天在苏州城外敢吹出这么响亮动静的,除了回乡的林大官人还能是谁?
    左右护法跟着林坐馆久了,眼力也练出来了。
    朝着岸上望了几眼后,便向船舱内禀报:“坐馆!岸上为首的是个老大人,可能是巡抚!府尊站位还在他后面!”
    听到这个消息,林泰来不得不提前从船舱里出来,站在船头等着靠岸。
    下了船后,又抢先几步上前见礼——别人给了面子,自己这边也不能太失礼了。
    “不想劳动中丞大驾!简直折煞晚辈!”林泰来谦虚说。
    周巡抚也会说话:“本院敬的不是衣冠,而是魁元!”
    林泰来也非常强力的吹捧道:“听闻周中丞抚我吴地,官声卓然,直追二十年前的海青天!”
    卧槽!周巡抚差点接不住,你林泰来这样说就是用力过猛了啊!
    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己在封疆大吏里属于平庸那一挂的,何德何能与天下知名的海瑞比?
    当然,周巡抚也很清楚,如果不是平庸,朝廷也不会让他来当这个江南巡抚。
    毕竟前三任江南巡抚里,有两任不想平庸的都没有善终。
    尤其上一任李巡抚,屡屡被民变围攻后莫名其妙的自杀了。
    上上任是老来好命的赵志皋,不能比;再上上任是韦巡抚,闹出了抗税风波,被逼到主动辞官,又主动掐死了白手套,才得以安全回老家。
    所以他周继这种平庸不爱惹事的人,才有机会出任江南巡抚这要职,朝廷只求一個稳定。
    可是就算得到了你林泰来的欣赏,但也别拿海瑞来比较啊,那就纯属尬吹了!
    林泰来却还在继续说:“海青天又怎么了?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即便是海青天,他在江南巡抚任期里,也做过错事啊!
    如今周中丞你的机会来了!如果你能纠正海青天的错误,岂不就超越海青天了?”
    周巡抚:“……”
    打一百文钱的赌,你林泰来说的肯定是吴淞江下游问题!
    早就收到过风声了,上月首辅申时行、山东老乡王司徒都写过信说过此事。
    就是没想到,林泰来一下船就强行引出话题,开始念叨了。
    对疏通吴淞江下游这构想,周巡抚也就是近来才开始听说的,目前心里一点谱也没有,这时候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旁边王府尊解围说:“这事一时半刻说不完,还是另找时间慢慢细说。”
    于是林泰来才放过了周巡抚,与其他人一一见礼。
    别人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脸上大都喜气洋洋,只有吴县知县袁宏道耷拉着脸。
    可以理解,大文学家都是性情中人,袁知县可是文坛新兴力量公安派的代表人物。
    林大官人调侃道:“袁县尊怎么了啊?谁招惹你了?还是公务积压太多,又被上司问责了?”
    袁知县没好气的说:“我到苏州当知县已经四年,这里公务实在太繁忙,我想换个轻闲位置,但却被朝廷拒绝了。”
    林泰来立刻推脱责任:“这不是我干的!是令尊不想让你离开苏州城!毕竟伱们家粮行和这边生意越来越大!”
    袁县尊冷哼道:“但家父却说,是你不想让我离开苏州。
    到底是谁的主意,你们两个能不能先把说辞商量好?”
    “哈哈哈哈!”林泰来又岔开话题说:“因为在下半年,我打算在苏州举办文坛大会,你不想参与吗?”
    嗯?袁县尊眼前一亮,“果真如此?那敢情好!”
    林泰来嘱咐说:“到时候烦请你们公安派一帮人多为我鼓吹,推举我当盟主!
    你多请几个同道来,路费食宿我包了!”
    袁县尊有点不确定的说:“你要争的这个盟主,不是武林的吧?”
    他四年前就到了苏州,亲眼看着林泰来如何东征西讨,靠着铁拳金鞭打遍苏州城无敌手。
    那时他做梦也想不到,这位苏州城第一好汉居然会在几年后觊觎文坛盟主的位置。
    短短几年,世道宛如沧海桑田。
    枫桥这里的迎接仪式结束后,林泰来对着岸边民众挥了挥手,做了个罗圈揖,就准备上船入城了。
    周巡抚虽然到枫桥这里迎接,但不会陪着林大官人入城,那样就显得过于谄媚了。
    所以还是府尊兼亲戚王之猷出面,陪同林大官人回家最为合适。
    在船上,王之猷对林泰来说:“阊门太堵,胥门没有水路,所以从魁门入城。”
    “魁门?”林泰来对这个名字很陌生。
    王府尊又介绍说:“就是你前些年新开的那座城门!今年上半年改名为魁门了,以纪念你九元连魁的壮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