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历史穿越 > 大明话事人 > 大明话事人 第603节

大明话事人 第603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申时行很不爽的质问:“你到底是谁的儿子?”
    申用懋答道:“我只是站在客观的立场,说上几句而已。
    当初林泰来曾经想把主导权放在你这里,你却与清流势力达成默契。
    为了所谓稳定大局,你无视了林泰来的诉求,坐视林泰来被驱逐。
    那么现在林泰来凭本事夺回主导权,你又有什么可埋怨的?”
    申时行被顶撞的无话可说,当初无论谁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都不做出其他选择。
    除非那些迷信林泰来的人,谁又能想到,被扔到边镇的罪卒林泰来还能翻盘,并主导形势?
    正在这时候,门子来禀报说,吏部尚书杨巍前来拜访。
    申首辅恢复了些许自信,对申用懋说:“朝廷之大事,不可能完全不受我影响。”
    吏部尚书和首辅之间的关系向来敏感,极少公然拜访。这次杨天官到访,正说明对首辅强力支持。
    申首辅带着申用懋亲自去二门迎接,将杨天官请到私密书房落座。
    “老天官今夜到此,可是为了廷推之事?”申首辅主动问道。
    “那倒不是。”杨天官回答说:“我有意辞官归乡,故而提前告知与阁老。”
    申时行瞬间大惊失色,下意识的说:“何必如此!”
    吏部尚书杨巍是他最强力的臂助,也是他在外朝局面的支柱,甚至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支柱。
    正因为他申时行有首辅身份,再加上对吏部尚书的控制,才能在清流势力疯狂围剿下,还可以对朝廷发挥出巨大影响力。
    如果失去了来自吏部尚书的支撑,他申时行的权力格局立刻就要崩溃。
    杨天官叹道:“在这个位置太累了,而我年近古稀,已经无力继续支撑下去了。”
    吏部尚书位置太重要太敏感,原来夹在首辅和清流势力之间,天天被清流势力撕咬。
    而现在林党逐渐成型,只怕以后又要动辄被林党指手画脚粗暴干涉,这是人过的日子吗?
    而且朝堂上明显越来越折腾了,他一个快七十的老人家,偏偏又在最敏感的位置上,真的折腾不动了。
    要知道,杨天官是与李春芳、张居正同榜的人物……历经三朝四十几年,真的心累了。
    申时行有点违心的说:“这次你有机会入阁,难道不想享受一次宰相的尊荣?”
    虽然申时行更希望,杨巍继续当吏部尚书。
    杨巍苦笑说:“我看的明白,这次多半是赵志皋入阁。”
    最后杨天官说:“望首辅今后多保重,老朽如我无法再帮着你了!”
    送走了杨天官,申时行已经完全没有了身为首辅的自信,魂不守舍的坐着发呆。
    在现有的形势下,已经不可能再找到像杨巍这样听话的吏部尚书了。
    只要杨巍走人离开朝廷,那么他申时行就是损失最惨重的一方。
    “父亲?早点安歇吧。”申用懋劝道。
    申时行长叹一声,“如果杨巍辞官,那我也就跟着辞官,真正的辞官。
    没了吏部尚书支撑的这种首辅,不做也罢!”
    申用懋直接跪地大礼,以头磕地,发自内心的叫道:
    “父亲大人三思!大明还离不了你!我在京师也不能没有你!”
    这段时间以来,申首辅天天在家被儿子呛声,血压都高了不少,见此状略感欣慰。
    便感慨着说:“原来你心里也明白,为父对你有多么重要。”
    申用懋答道:“林九元说的,让我在家看着父亲动向,绝对不能让父亲真辞官。”
    “滚!”申首辅大骂。
    及到次日,申首辅刚睡醒,早饭还没吃,就看到好大儿冲到屋门口。
    又听到禀报说:“林九元天不亮就在大门等候了,求见父亲!”
    申首辅:“……”
    让林泰来天不亮就在门外等候接见,这踏马的得是皇帝待遇了吧?
    “父亲还是见见吧。”申用懋劝道。
    申首辅冷哼道:“我现在才发现,只有准备辞官的我,才能得到你们的尊重!”
    ------------
    第五百六十一章 赵四入阁!(求月票!)
    熟悉明史的都知道,明代中期的文官制度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阁部斗争史。
    阁就是内阁,而部就是外朝六部,具体代表是吏部尚书,在明代观念里吏部高于其他五部。
    外朝第一人吏部尚书与内阁之间的权力争夺,贯穿于明代中期。
    在早年的时候,吏部尚书连上朝位置都要跟内阁掰掰手腕,自认班次在内阁大学士之前。
    吏部尚书和内阁大学士在街上遇见了,是否需要给大学士避轿,也是大明反反复复纠缠的礼仪问题。
    当然总体趋势是内阁越来越强势,吏部尚书越来越弱势。
    但吏部始终站在政斗舞台的中央,从未缺席过。
    细看明史就会发现,很多政斗都是在「京察」的背景下进行的。
    而主持京察的主要衙门就是吏部和都察院,每六年对京官进行一次考察,不过关就被罢黜。
    直到出现了东林党和九千岁这种非传统势力,遭到降维打击的阁部之争就没意义了。
    而在传统党争的观念里,一个首辅权力大小,主要看他能不能控制住吏部。
    对吏部没啥影响力的首辅,那肯定是个弱势首辅。
    所以向来听话的吏部尚书杨巍决意辞官,才会让申首辅的心态崩了。
    在历史上,就是在杨巍辞官后没多久,申时行也果断走人了,不过那本该是明年的事情。
    林泰来本来以为,自己这次在申府大门口,要被晾到中午。
    结果天色亮了没多久,就见申府大爷申用懋过来,领他入内。
    林泰来不由得对申用懋叹道:「令尊连较劲的心气都没了,果然思想又出了问题。
    当初令尊四十五岁入阁,四十九岁当首辅,终究还是太年轻了,心境上的历练差点意思。」
    申用懋:「……」
    到了书房后,林泰来直接对申首辅道:「虽然杨天官没了,但还有我啊,老前辈何必自暴自弃?」
    杨巍昨晚才来拜辞,而远在西直门的林泰来立刻就知晓,并且今早就为这事登门。
    对此申首辅一点都不奇怪,无他,家门不幸尔。
    此时申首辅瞥着林泰来问道:「怎么?你也想去当吏部天官?」
    林泰来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如果老前辈能办到,我也不是不可以试试看。」
    一杯茶还没喝完,申首辅就被噎住了,不客气的说:「如果没有别的事,就退下吧!」
    林泰来立刻进入正题:「老前辈真有退意?」
    申首辅反问道:「与你有关系么?」
    林泰来便回答说:「晚辈我倒不是想硬拦着老前辈,只是想着如果老前辈真有退意,晚辈也好早做准备。」
    申首辅内心有点惊愕,林泰来变了,竟然没有像前几次那样对自己苦苦相劝?这是要直接准备找下家?
    终究申首辅还是没能克制不住该死的好奇心,「你要如何早做准备?」
    林泰来很诚实的答道:「如果老前辈退居林泉,按惯例二阁老王锡爵啊不,德高望重的王太仓就将出任首辅。
    那我出了申府,就迅速前往王太仓府上修补关系。
    一来王太仓是仓促上位,根基不足,正需要我这样实力人士的投靠;二来好歹都是大苏州范围的同乡,王太仓又能更信任谁去?」
    申首辅心里有点泛酸,问道:「再然后呢?」
    「再然后」林泰来稍加思索后,继续答道:「王太仓与老前辈你既是同乡又是同榜,你是状元他是榜眼,如今又同在内阁。
    听说王太仓内心一直有攀比之意,这次老前辈你退了,他就上了,在生涯攀比中终于追平了你。
    国本之争已经僵持四年,各方为之疲倦不堪,万一这一二年间,东宫问题得到解决,又会如何?
    那王太仓就将是力定乾坤的首辅,而老前辈你则是解决不了问题、临阵脱逃的那个。
    到了那时,王太仓一定没事就给你写信,还会在私人笔记里大肆记录。
    等到东宫将来登基后,一定会对王太仓感激万分,没准会追赠个……反正应该比你高一级。」
    申时行:「……」
    卧槽!那个被自己压了大半辈子的太仓王二,忽然骑到自己头上的画面,实在太可怕了!
    混的比谁差都没关系,就是不能比同乡同榜的王二差啊!
    「所以烦请老前辈给个准话?」林泰来反问说。
    申时行大义凛然的说:「老夫正当健年,随时等待皇上重召,为社稷尽竭己力!」
    林泰来便又劝道:「老前辈大可宽心,即便没了杨巍,吏部还可以和内阁一样重组啊,再一起布置些听话的人就是了。」
    申时行叹道:「吏部向来就是满朝瞩目之地,每逢政争,吏部就更是焦点里的焦点。
    没有能力的人,在吏部根本就站不住脚,不只是听话就行……」
    说到这里,申时行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你的意思是,听谁的话?」
    林泰来打个「哈哈」说:「都一样,都一样,何必那么斤斤计较。」
    在廷推老头入阁时,唯二候选人之一吏部尚书杨巍突然上疏辞官,并且决绝的收拾行李出京,立刻引起了朝廷震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