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历史穿越 > 大明话事人 > 大明话事人 第682节

大明话事人 第682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王天官:「……」
    不是你林泰来说过,运作陈于陛去工部吗?怎么又反悔了?
    反悔也不要紧,但能不能提前跟他这吏部尚书说一下,免得跟不上最新形势?
    其他人纷纷感到讶异,林泰来发起狠连自己人都打?这样的无差别攻击,实在太可怕了。
    估计别人猜不到自己的心意,林泰来只好先造势,引导着思路说:
    「朝堂里已经没有合适候选人了,所以应该从别处寻找。
    我看可以让最近立过功劳的督抚入选,彰示朝廷对功臣的恩德。」
    王天官迅速抢答说:「陕西巡抚、讨逆总督叶梦熊?」
    林泰来这才点了头,「以叶梦熊总督平叛之功,升为工部尚书也是理所当然吧?」
    深思熟虑之后,林泰来决定还是先紧着安插自己人!
    王司徒如果不丁忧,工部尚书是谁无所谓;王司徒丁忧后,比较安全的工部尚书最好放个自己人,这样在部院高层有人可以呼应王天官。
    至于对陈学士的一诺千金,就再往后拖拖,反正当初又没承诺时间
    六部六尚书品级一样,但工部尚书的门槛其实是最低的,不像其他尚书的任职资格多少都有特殊要求。
    比如吏部和户部,要么从其他尚书迁转过来,要么本部资
    深侍郎升迁。
    吏部最好还要是词臣出身,户部则最好在钱粮方面督抚任上干过。
    礼部尚书更不用说了,必须词臣出身;兵部尚书资格一般限定在宣大或者蓟辽总督;刑部尚书最好是从司法官员任上升迁而来,不过也有很多例外。
    唯有工部尚书不设这种门槛,任何三品及以上巡抚升为工部尚书,都不存在资格问题。
    林泰来不满的看着众人,发问道:「陕西巡抚、讨逆总督叶梦熊是否合适,诸位都畅所欲言的说说!
    关于工部尚书的提名,近期已经是第三次了!我们吏部不能再出错,不然就成笑话了!」
    众人无语,为什么先前提名总是「出错」和作废,你林泰来心里没点数吗?
    连王天官都觉得林泰来过分了,咳嗽一声翻过工部尚书,继续往下进行:「下面就是大理寺卿。」
    众人却下意识的齐齐看向林泰来,想听听花样百出的林泰来还能怎么「定调子」。
    林泰来愣了愣后,表情极为诧异,「你们为何看我?不会想提名我吧?
    虽然我现在是正四品,但想升为三品大理寺卿实在太勉强了啊,这中间差着很多资历!」
    众人:「……」
    这会还能不能好好开了?
    而后林泰来又说:「如果没有别的人选,那就提名应天巡抚周继迁为大理寺卿。」
    众人想了想也就理解了,这是申首辅的人,算是给首辅一点面子。
    同时周继和林泰来关系也不错,称得上两边都能接受的人选。
    如此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大理寺卿几个九卿级别的位置,都有了人选。
    众人细细回想,发现各个人选都非常妥当,而且都是那种道理充分、很难让人挑理的安排。
    一般不是浸yin朝堂多年的老官僚,很难有这种超强的掌控能力和平衡功力。
    外边人谁又能想到,林泰来这样以武服人的外表之下,心思竟然可以如此细腻老练,当真恐怖如斯!
    免费阅读。
    ------------
    第六百二十六章 无题(上)
    说完大理寺卿,今天所有正职的提名工作,只剩下了一个最不重要的太仆寺卿。
    这个更是毫无悬念,按照林泰来的意思,还是提名太仆寺少卿赵卿。
    如此林泰来也算是完成了一个“千金一诺”,当初为了干掉原太仆寺卿,答应过和赵卿合作。
    最后林泰来环顾堂中,警告说:“鉴于前几次的提名屡屡提前泄露并引发事故,故而我希望这次诸君管好自家的嘴巴,不要将提名情况外泄!”
    虽然这种警告大概率没卵用,但扩散范围能减少一点是一点。
    想要尽可能保证提名在廷推通过,就要尽可能减少麻烦因素,缩减扩散范围也算是一个措施。
    部议结束后,林泰来留下来与王天官单独谈话,嘱咐说:“正所谓兵贵神速,要趁胜追击!
    所以下一步廷推不要拖延了,趁着如今形势大好时尽快召开,免得夜长梦多。”
    王天官应下来说:“今天就通知到九卿,后天就在东朝房廷推!”
    然后林泰来又说起另外的事情,对王天官问道:“我奉旨组建兵部通信司,欲调令郎来通信司如何?”
    更新社骨干里,申用懋大爷在兵部本部,王天官嫡长子王士骐也在兵部本部。
    林泰来觉得这样太浪费人力资源,故而想着调王士骐到通信司当主事。
    王天官当然没意见,表态说:“吾儿尚还浅薄,到通信司受九元你照应,自然是大好。”
    随即又好奇的问道:“通信司众官员可是已经有了人选?”
    官员调配也需要吏部天官配合,林泰来就如实答道:“酝酿了一段时间,员外郎就用石敢当,主事除了令郎,就从参加文坛大会的监生里选拔。”
    王天官虽然不是权术精熟的人,但也看出了这样安排的好处。
    当初齐保山齐世臣、石敢当柯廷这两人通过赵志皋,去投靠林泰来。
    后来齐保山又被首辅拉拢回去,还被提名为大理寺卿候选人,但石敢当柯廷态度比较端正,还参加了文坛大会。
    所以这次将柯廷从资深御史升为通信司员外郎,也算是一种能做给别人看的奖赏了。
    至于选用参加文坛大会的监生来当主事,既是论功行赏,又可保证忠心度。
    除了林泰来,谁还会提携你们这些监生当六部主事?这些监生能不成为林泰来的死忠党羽么?
    王天官不由得赞道:“真乃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林泰来:“……”
    好歹也是文坛盟主,连正确称赞别人的方式都不会吗?
    回到家里,林泰来就琢磨,赶紧把京师这边的事情都收拾停当,然后就速速返乡。
    时间还是挺紧张的,毕竟明年春天又要爆发战争,自己要在京师与江南之间跑个来回。
    于是把门客顾秉谦召来,吩咐说:“现在做好离京准备,预计早则一月,迟则两月,就要返回苏州。”
    然后又说:“这次南下,不从运河走了,先从陆路取道直隶、河南、湖广。
    然后顺江而下经南京回苏州,等明年回京时,再沿运河北上。”
    顾秉谦疑惑的问道:“东主这样安排,有何深意?”
    对自己门客没啥可隐瞒的,林泰来深有感慨的答道:“尽一月来的经历,让我深感朝廷人才匮乏。
    所以身为吏部考功司郎中,我这次返乡要多绕几个省份,留心观察各省三四品层级的官员,尽力为朝廷发掘人才啊。”
    顾秉谦:“……”
    正说话时,门丁来禀报说,申府大爷来拜访。
    林泰来把人请到书房,主动问道:“替令尊说情来的?”
    申用懋答道:“帮家父传个话,他想在廷推之前与你见个面。”
    林泰来冷淡的说:“暂时没这个必要吧?等过了廷推,再让令尊来见啊不,我去见她。”
    申用懋也没介意林泰来的态度,“知道了,这就回话去。”
    回到家里后,就对父亲抱怨说:“早说过别想着敲打林九元,你老人家执迷不悟。
    现在则好了,反被林九元敲打了,叫儿子我也不好说话!”
    申首辅气哼哼的说:“先看廷推怎么个结果吧!”
    及到次日,林泰来出门时对左右吩咐说:“先去礼部主客司!”
    这个行程让张家兄弟略感意外,一般情况下,林泰来出门后先去翰林院和吏部比较多。
    到了主客司,林泰来将官吏召集起来,询问道:“近期有无朝鲜国使团?”
    众官吏皆感到诧异,林上官到主客司两年以来,从未对朝鲜国使团如此关注过。
    员外郎钟化民想了想后,答道:“按惯例在本月底应该有朝鲜国使团到,前来祝贺下月初的万寿节。”
    林泰来便说:“等朝鲜国使团来了,就索要朝鲜国的山川地理图,以及各地风俗人情说明!
    越详尽越好!如果他们没有,就让他们现写现画!”
    众官吏大吃一惊,在这时代“献地图”可是有特殊意义的,象征着彻底臣服!
    你林泰来索要朝鲜国的详细山川地理图,难不成还想把那地方变成省份?
    林泰来连忙解释:“不要多想,不要误会!这是的我个人行为,请勿上升到国家层面!”
    正在这时候,忽然听到院门口方向吵吵闹闹,林泰来对着屋门外吼道:“什么状况?谁在闹事?”
    门外有杂役答道:“翰林院掌院陈学士冲了过来,说要找林长官理论!”
    林泰来心里登时一个“卧槽”,自己不愿意去翰林院,就是想躲着陈学士。
    可万万没想到陈学士居然能拉下脸面,到礼部来堵自己!
    林泰来不由得对下属抱怨说:“我两年前就说过,礼部的门防太松垮,经常形同虚设!
    一转眼两年都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改观!竟然能让陈学士这样的外人随随便便冲进来!”
    杂役不得不提醒说:“陈学士还挂着礼部右侍郎官衔,他要进来,门禁没有道理阻拦。”
    林泰来无奈道:“将陈学士挡在院门外!我翻后墙走!”
    此后林泰来就翻墙出去,躲回了家里,反正在廷推尘埃落定之前,也不方便再有大动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