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历史穿越 > 大明话事人 > 大明话事人 第826节

大明话事人 第826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德川家康:“……”
    你踏马的这改不改有多大区别?你家大米一石卖一两银子,又不是大灾荒年份!
    三百万两银子,那是多大的数目,也亏你说得出口,撑不死你!
    林天帅似笑非笑的说:“我已经退让了一步,你似乎还不满意?
    怎么?还想对账单?其实告诉你吧,如果从大米折算过来,三百万两银子还是我善心大发的少要了!”
    ------------
    第七百五十一章 只是通知你
    听到“对账单”这几个字,德川家康心里就直抽抽。
    听林天帅对账单,不但会心累,而且总还有人格被侮辱的感受。
    “算了,不用对账单了。”德川家康本能的抗拒,不想再受一次折磨。
    林天帅却很体贴的说:“最好把账单对清楚,不然你怎么向丰臣秀吉解释?”
    德川家康:“……”
    好像也有道理,太阁肯定要问个详细,自己说不清怎么办?
    而后林天帅就开始解释:“为了照顾你们倭人的习惯,先前提出的三百万石赔偿是以倭制石为单位。
    你们倭国当前米价约为每石一贯左右,三百万石就价值三百万贯。
    你们倭国一贯铜钱大概可换倭制四两三钱白银,重量相当于大明的二两!
    那么三百万贯就价值明制的六百万两白银,这才是我应该索求的白银数字!”
    列席谈判的小西行长突然对林泰来劝道:“六百万两实在太多,绝对不可能达成共识,还请天帅拿出真正的诚意。”
    “听劝”的林泰来对德川家康说:“看在小西行长的面子上,我只要你们三百万两白银!
    这已经是出于宽仁之心,做出了巨大让步,直接减了一半!”
    德川大纳言一脸懵逼,三百万两已经是天文数字了,没想到对完账,又蹦出个六百万两!
    就是把太阁抓来卖了,也卖不出六百万两!还踏马的是明制两!
    虽然林天帅的计算很精准,每一步换算好像都没毛病,但德川家康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在心里仔细盘算了一遍后,发现确实不对劲。
    凭什么在换算大米价格的时候,用的是日本的米价?谁不知道日本米价比大明米价更贵?
    凭什么铜钱换算为白银的时候,也用的日本国内的汇率?
    谁不知道日本国内白银价低,同样铜钱可以换成更多白银?
    在谈判之前,德川家康也是做足了功课的,对大明物价和货币汇率稍有了解。
    于是便反驳道:“计算贵国的消耗和损失用日本度量显然不合理,应该用明制的石!
    你们明国当今米价在每石五钱左右,三百万石不过价值一百五十万两白银而已!”
    林天帅的脸色冷了下来,“劝告你们倭人,做人要懂得知足,不能贪得无厌!
    你说不想用大米支付赔偿,我才换成了白银。在换算过程中,我多要你们一文钱了吗?
    我甚至主动从六百万两减半为三百万两,你竟然还想再次减半?”
    德川家康仍然分辨说:“让我国拿出三百万两白银,就好比大明拿出三千万两!
    所以三百万两这个数字实属为难人,我国不可能拿得出来!”
    林泰来又回应说:“你们倭国的为难光景,我也是也很清楚的,故而我才减少了所求。
    当然所减有限,我亦有为难之处,三百万两不能再少了!
    话说到这里,大纳言但有‘允’与‘不允’两句回答而已!”
    德川家康不甘心的说:“难不成阁下就是咬定三百万两,不容许别人质疑?”
    林泰来越发的强硬说:“你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德川家康被气得心口疼,站起来转身就往外走。
    可是背后又传来了林天帅的声音:“如果你今天退出谈判,下次谈判时间就是围困三个月之后了。”
    德川家康站着愣住了,等到三个月后全军饿得半死时,就更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了。
    以林天帅的德行,肯定又要增加一大笔“救济粮”费用。
    想到这里,德川家康不得不忍辱负重,又回身道:“阁下就是强迫我国答应了赔偿三百万两白银,我国也拿不出来!”
    林天帅连忙答道:“没关系,你们只管答应!至于具体赔偿方案,我已经替你们想好了。
    贵国可以将三百万两赔偿分期九年支付,首期六十万两,另加利息三成!
    这样其余每年不过四十万两,贵国总该有能力支付了吧?”
    德川家康只感到深深的无力,他完全没有精神头再继续纠缠辩驳了。
    这方案就相当于未来九年里,要把本国最大银矿石见银山的一半的产量送给大明。
    小西行长又对德川家康劝道:“大纳言!天帅不可能再让步了,能劝到三百万已经是我尽最大努力的结果了。
    况且赔偿又不用你自掏腰包,何必再坚持不松口?”
    “天帅掠夺的手法实在凶狠。”德川家康忍不住吐槽说。
    林泰来淡淡的回复说:“大纳言的言外之意莫非是不答应吗?
    请注意,我并不是与你商量,只是通知你而已。”
    德川家康叹口气,低头说:“我会转告太阁。”
    在倭国一方列席的浅野长政默默的想道,太阁派德川家康负责出面谈判,也算“知人善任”了。
    不是德川家康这样的人,谁能有这种不停“唾面自干”的精神?
    对面的林天帅微微点头说:“很好,我对大纳言的识时务精神表示赞赏。
    关于钱粮赔偿就谈到这里,下面就再谈谈九州岛的问题。
    上次非正式会晤时,我提到过,要将九州岛割让给大明。”
    德川家康反应激烈的说:“这是万万不可能,我国宁可再血战到底,也不可能答应割让九州岛!”
    赔钱就罢了,不管赔多少在明面上也只是数字,但如果把整个九州割让出去,那他德川家康在太阁面前就别想活着了。
    林泰来质问道:“那我大明的诉求如何解决?九州岛上倭人多年来一直祸害我大明,我大明必须要断绝根源!
    何况贵国将来要分期十年支付赔偿,我大明也需要就近监督贵国,以保证顺利得到赔偿,阻止贵国反悔!”
    德川家康又说:“明军从未到过九州岛,就想把九州岛割走,不嫌过分么?”
    林泰来不屑的说:“九州岛距离釜山这么近,如果想踏足九州岛还不简单?
    等我天兵困死釜山地面这七万多倭军,自然就能跨海前往九州。”
    而后德川家康也不分辨,直接摆烂了,“如果阁下一定要强迫我答应割让九州岛,请先在这里杀了我!”
    林泰来:“……”
    原来你德川家康的心理素质也就这样!这才拉扯了几个回合,就开始撒泼打滚了?
    “不至于!不至于!”又是小西行长跳了出来打圆场,“割让九州岛实在太过严重,就算是以太阁之威信也不敢答应,天帅就不要难为德川大纳言了。”
    林泰来便对德川家康说:“既然你们坚决不肯割让,那就变通一下,让小西行长做个中间人。”
    德川家康没有听明白,什么中间人?
    林天帅说:“我大明可以不割走整个九州岛,但要九州岛西半部的肥前、肥后、筑前、筑后四国都封给小西行长!
    小西行长既是你们倭国的大名领主,同时又要接受我大明的册封。
    有小西行长坐镇西九州,我们大明才肯放心,这就是我的变通之法。”
    这个方案还是把德川家康震了震,虽然德川家康今天已经震麻木了,但没想到天帅总是能拿出新花样。
    德川家康在心里算了算,肥前国石高三十二万,肥后国石高三十四万,筑前国石高三十三万,筑后国石高二十六万,粗略加起来约有一百二十五万石!
    如果这四国封给一个人,这个人立刻就是全国前三级别的超级大名了!
    虽然不如将九州割让给大明惊悚,但对国内局势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甚至还有可能影响到他们德川家的地位!
    虽然一百二十五万石明面上只有德川家石高的一半,但众所周知,九州的大名实力可不仅仅是看石高,还有海贸收入!
    想到这里,德川家康看向小西行长,却见小西行长呼吸急促,已经激动的脸色发红。
    可以理解,真要是将西九州四国领地搞到手,小西行长就将从一位小型大名一跃成为日本最顶层的人物。
    到了这时候,德川家康哪里还能看不出来,小西行长肯定已经完全投靠林天帅了。
    但最悲哀的是,虽然对这点心知肚明,但是却不能在明面上戳穿了。
    因为面对强硬、蛮横、贪婪的林天帅时,还需要小西行长在中间“打圆场”,充当两边沟通的润滑剂。
    想至此处,德川家康居然有点羡慕小西行长,只是抱对一次大腿,立刻就获得他德川忍辱负重打拼数十年才能有的成就。
    此时德川家康也只能收拾心情,回复说:“这件事很难办,大规模的改封实在太过复杂了。”
    林泰来答话说:“其实并不复杂,我已经很贴心的帮你们想好了。
    肥前国主要是锅岛直茂的领地,但锅岛父子都已经在咸兴府战死了,所以肥前已经是无主之地。
    肥后国本身就是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的封地,加藤清正已经被我杀了,所以肥后国也不存在改封问题。
    而筑前国现在乃是丰臣秀吉的直属领地,转封给小西行长,不就是丰臣秀吉一句话的事情么?
    至于筑后国,主要是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等人的封地。
    如今立花宗茂已经被俘,小早川隆景父子也被困在金海城,改封他们又有什么难的?
    他们若不想答应,那就不用回国了!让筑后直接变成无主之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