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其他类型 > [三国同人] 金手指是看广告 > 第43章

第43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除了带上三支[西凉弓骑],谢乔
    还带上了梁汾一起,将他设为三支弓骑兵的统帅,如果战鬥胜利,他能获得升级的经验。
    榆安城內有六隊弓手,城墙高大配备箭楼,不用担心偷家。
    马蹄声起,二十六骑奔驰在苍茫的戈壁滩上,往西而去。
    上次骑马去敦煌城卖土豆,谢乔偶然发现了【舆圖】的另一个功能:它除了能展示以自己为圆心的方圆十公里范围的3d立体地形圖外,还有一个[全圖]功能。
    这个[全圖]不是3d立体的,而是一张墨卡托投影式的世界地图,也可以自由缩放。但这张大全地图上全是战争迷雾,没有任何標注,没有区域的划分,没有地形显示,没有河流走向,呈一大片黑板。唯有大陆边缘的海岸线和大陆深处的大湖轮廓让这一大片黑板显得像是墨卡托世界地图,亚洲、欧洲、非洲、美洲、澳洲、南极洲都在大地图上。
    谢乔能在这张大全图上找到自己的当前坐標,如果把自己坐标区域放大,能看到一个圆点被标注为榆安城,榆安城往東南方向延伸出一条细长的线,连接另一个标注为敦煌城的圆点。
    而这条细长的线就是上次他们上敦煌城时抄的那条近路。
    除了这两个圆点及附近的区域外,地图上一片漆黑。
    由此,谢乔终于明白了这张大全图的功能,她的所有足迹,她到过的地方,都会被记录在这张地图上。
    发现这个功能后,谢乔心情相当激动,这激发了她跑图的念头。
    在原世界,身为社畜、囊中异常羞涩的谢乔没有外出旅行的权力,这辈子到过的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去隔壁省念大学。
    谢乔其实一直有一个终极梦想,那就是挣到足够的钱退休后,用肉眼去看世界。从国內开始,然后是全世界,七大洲四大洋都去一遍,死之前要去北极圈的冰原上看极光,不然人活一世,却不知这个世界长什么样,拘泥于尘世内,那这一生就太过潦草了。
    如果做完这一切,她还没死,那就买一套天文望远镜,观测宇宙,看一看光年之外的景象。如果到时候她还没老年痴呆,就学一学天体物理学,总要知道一些宇宙的奥秘。
    回到现实中来,这个大全图太有意思了,能记录下足迹,如果她去的地方多了,往后再回头看的时候会相当有成就感。
    在原世界她的终极梦想很难实现,如果能在这里实现貌似也不错,谢乔暗暗打定主意,等打下天下十三州之后,她再去探索其他的区域,争取回原世界之前,跑完全图。不必担心这个时代的交通阻塞,后期积累到足够的[寿命],哪怕是徒步,她也能丈量世界的距离。
    跑图先从西边开始,谢乔很想知道焉皿山再往西的地形。如果有高大山体的掩护的话,她打算把自己的大牧场定在那里。
    牧场需要保护,否则养殖的牛羊容易被抢,而牧场的面积又太大,无法放在城池内。城墙的周长不宜过长,敌军若从多个方向攻城,首尾不能兼顾。从军事角度来说,城池的体量还是不能太大,除非城内有重兵驻守,又或者该城池位于战略大后方,没有敌军袭击的风险。话又说回来了,位于战略后方的城池,城墙其实也没什么意义了。
    战马一路西行,越过焉皿山,谢乔远远望见,山下那片小湖泊周边被刨得千疮百孔,那是之前匈奴人采集过黏土的痕迹。
    但那些土坑里开始冒出了一片嫩绿的草芽,在水土优渥的地区,草果然是神奇的生物,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
    再往西行,谢乔稍微往北偏移方向,去了马鞍山下,一眼就看到了那一大片裸露的矿坑。
    矿坑底部只有岩石的颜色,再看不到玄青色的矿石。
    虽然矿坑内的铁矿石都已被悉数堆进了榆安城,但这里倒真还是她第一次来,她觉得自然貌似真有点隔空取物的本领。
    [铁矿勘探符]虽然已经失效了,但谢乔在它失灵前记过另一座容易采集的矿藏,位于此地西南方向二十里的二十米地面,采掘难度比这里更大。如果年底匈奴人还来,那一片区域就是他们的工作单位。
    【舆图】的[全图]里,谢乔刚刚走过的路线被记录了下来。
    她勒住缰绳,驱马继续西行。
    西行约七十里后,远处雪山的景象越来越清晰,雪山圣洁,天空蔚蓝,山势绵延巍峨,如同梦中仙境,美到不可方物。
    谢乔的马术可以保证她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行路。远望雪山,心灵不知不觉得到了治愈,对电子产品、信息时代的疯狂想念好像都暂时忘却了。
    只是晌午停下来歇息时,谢乔啃着当做干粮的烤饼时又泛滥起了对美食渴望。
    短暂休息后继续西行,谢乔的目标是一百里地。再越过身侧的一座山体,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片辽阔的山间平地,谢乔粗略估算,面积大概有十五平方公里。目力所及,平地东西长约三公里左右,南北长约五公里左右,十五平方公里就是这么来的。
    这片地其实也不算平,内部依然有一些小起伏,可能不适宜发展城池,但作为牧场却是绝佳的区位。
    这片地的北侧、西侧、南侧大部都是高大的山体,与背后的青藏高原连为一体,东侧是一座与焉皿山差不多的小山,但山势较为陡峭。
    是以这片地几乎呈一个全包围结构,只在东南侧,也就是谢乔现在所站的位置有一个宽度约为一里地的小山口。
    如果在这座小山口筑起一道城墙,在里面发展畜牧业简直不要太爽!
    山体形成了天然的、不可摧毁的栅栏,牛羊等牲畜养在里面,不用驱赶放牧,更不怕会跑丢。等谢乔再把里面的土地全换成[牧场],也不用担心牲畜养多了草被啃光,[牧场]上的牧草生长速度极快。
    最让谢乔感到惊喜的是,这片平地里有天然的草场,她用肉眼就能看到好些缓坡上好些野马、牦牛、山羊、羚羊和野骆驼等动物。平地靠近南侧山体这边,还有一片大约两百个平方的天然小湖,连水源的问题都解决了。
    这让谢乔蓦然想起了《三国志隆中对》里的一句话,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她当然有意!
    她甚至兴奋地搓手,计划今晚回去装载一些沙土、石料和木材,明天一早就来,建一片五百米的一级土城墙,把山口直接封起来。从此以后,这里就是她的牧场了,安全又隐蔽,方便又洒脱。
    以后鸡和猪也可以养在里面,毕竟跑山猪和跑山鸡的肉质远远好过豢养在猪圈和鸡笼中的同类。
    当然,这里得派一隊人马驻守,人倒不用怎么防,主要防一些肉食性动物,比如狼、豹子和鬣狗。
    再往西没有路了,第一天的跑图到此为止,谢乔领着人马原路返回。
    第二日,谢乔先安排三支[西凉弓骑]在兵营里完成日常的训练任务后。每天出发前都要先进行[训练],训练一天都不能落下。完成后,她将足量的建筑材料放在【背包】格子,再带去那片山间平定,创立五百米一级土城墙的修建任务。
    随后的五天时间内,谢乔都在榆安以西跑图,[全图]上的榆安西面的战争迷雾一点点散开。这个地图虽然不是3d立体的,但也清楚地标注了地形的走向,和一些从山间流下来的毛细血管般的小河沟的流向。通过整体的地形判断,榆安城西南面的高山地形就是祁连山的一部分。
    在西面跑图的这些天,谢乔没有发现人烟,没有聚落的痕迹。从高山的山涧间流下来几条河沟,
    但无一例外,都顺着山势的走向往南流去,与榆安无缘。这就是这片区域如此干旱,形成大片戈壁滩的原因。
    在跑图的这期间,谢乔偶尔能在路上发现野骆驼和山羊之类的生物,她通通不杀,驱赶进她的那片山间小牧场。她已经将那片一亩地的[牧场]放置在里面了,牧场里客人的日益增多。
    结束西边的跑图,谢乔再将目光投向南面。
    西南面也是山体,河沟开始在这里汇成了一条小河,继续沿着山势走向往东南方向流去。
    谢乔在河流附近发现了好几处小聚落,十几间屋舍。
    东南面几乎全是荒芜的戈壁滩,当谢乔一行继续深入跑图时,终于遇到了第一帮匪寇,约二十来人左右。跟盘踞在焉皿山的马匪不一样,焉皿山马匪有行伍经验,训练有素,战鬥力不俗,而眼前这帮人是杂牌的乌合之众,有人骑骆驼,有人骑马,还有人步行,手里拿的武器五花八门。
    离他们不远处的大道上有两辆被劫的马车,马已被夺走,车身被掀翻,地上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十来具尸体。
    谢乔领着二十六骑纵马飞驰,轉瞬间就追上了匪寇,停在离他们一百米外。
    匪寇听见声音,立马调轉回头,被身后的阵仗惊了一跳。
    谢乔等二十六骑,齊齊勒马,铁蹄扬起烟尘,马长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