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其他类型 > [三国同人] 金手指是看广告 > 第215章

第215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他们拿剧本和第一位几乎一模一样:满怀希望去排队,灰心丧气回客栈。
    人一多,境遇又相似,这几位文人晚上便凑到了一起。
    大堂的角落里,常常能听到他们的唉声叹气。
    唉,今日又没抽中!我那问题,关乎《春秋》大义,圣人若见,必有回响!
    兄台算好的,今日排队时,听闻有人送进去的竹简上问的是:我家母鸡什么时候下蛋?那人气得吹胡子瞪眼,简直斯文扫地,浪费名额!
    这一问,圣人如何作答的?
    圣人曰:下蛋的时候下蛋。
    众人噗嗤一声,忍俊不禁。
    诚如是,圣人不答这些鸡毛蒜皮小事,只答经义,前几日有人问《荀卿子》,圣人答语,简直妙绝!
    即使知道圣人不答琐碎之事,那些凑热闹的百姓,还是一个个挤着去问,说是博个什么彩头。
    就该增设门槛,十文一簽,那些好事百姓自然就散了。
    要我说,都怪那抽签的童子!闭着眼睛瞎抓!几百片竹简堆在那儿,凭什么就抽不中我等真正有学问困惑之人?
    越说越激动,同病相怜之下,竟也生出了几分难友的情谊。
    客栈的生意,居然因此稳定了不少。
    邹兰看着这几位成了长住客的文人,每天准时续房钱,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
    这天傍晚,眼瞅着几位一次无功而返,聚在大堂角落里互相慰藉时,邹兰眼珠一转,亲自端着一壶刚沏好的热茶,满脸堆笑地走了过去:几位先生,又在切磋学问?喝口热茶,润润嗓子。
    邹兰将茶壶稳稳放在桌上,壶嘴冒着热气,他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容,诸位先生这般执着,每日风雨无阻地去官学排队,这份向学之心着实令人钦佩。只是这抽签之事,终究看个运气,怕也不是一日两日就能遂愿的。
    她顿了顿,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几人,语气愈发诚恳:小店地方不大,但还算干净。诸位若是不嫌弃,打算在此长住些时日,不如就算个包月如何?我给各位打个七折,省得每日续房钱,徒增烦扰。诸位意下如何?
    几人闻言,面面相觑,心中在计较。包月自然划算,可万一今日包月,明日中签,岂不大亏?
    这时,最初住进来那位文人突然摆了摆手。
    他脸上带着一种奇异的平静,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又像是被现实彻底抽干了心气,只剩下疲惫和一丝自嘲:店家,我就算了吧。
    他站起身,整了整略显松垮的儒衫,对着邹兰拱了拱手,声音竟透着前所未有的轻松,仿佛多年硬结的便秘一朝通畅:我大概不适合读书。
    他环视了一圈同病相怜的文,又看向邹兰,自嘲地笑了笑:明日我就不续住了。多谢店家照應。这圣人学问,高深莫测,我凡夫俗子,无福消受。还是早些回家,老老实实当我的纨绔子弟,唉。
    他说这话时,带着几分决绝的解脱,眼底深处却难掩那浓重的失落。
    十天了,每日官学门前那数百片冰冷的竹简,将他心中那点虚无缥缈的天命之感,磨得一丝不剩。
    其他几位文人听了,皆是神色黯然。
    有人摇头苦笑,长叹一声:兄台此言不错。我等又何尝不是如此?空有满腹经纶,却连圣人一面也不曾见到,可悲,可叹!
    十天连个影儿都没摸到,谁又能担保下一个十天,下下个十天,就能轮到自己?
    或许,回家才是唯一的正途。
    客栈大堂里的气氛一时有些沉闷压抑,连空气都仿佛凝滞了。
    邹兰看着这位第一个住进来的文人,刚想说两句场面话挽留一下。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杂乱的脚步声,紧接着砰的一声,似乎有人撞到了门框。
    一个傍晚才出去访友的年轻文人踉跄着冲了进来,脸上因激动而泛着不正常的红光,气息急促,声音都有些发颤:诸位!诸位!天大的好消息!
    众人的目光瞬间被他吸引过去,疑惑地望向他。
    何事如此激动?离得近的一位文人连忙扶住他,问道。
    那年轻文人喘匀了气,用力一拍大腿,眼睛亮得惊人:我刚从城东回来,听那边友人说,官学那边传出话来了!他激动得挥舞着手臂,差点打翻旁边的茶杯,因为求问之人委实太多,圣人体恤众生向学之心,决定从明日起,每日答十问!
    什么?!
    每日十问?!
    此言当真?!
    兄台,你莫不是听岔了?!
    大堂里瞬间炸开了锅!
    所有人骤然起身,呼啦一下围住了那个报信的年轻人,七嘴八舌地追问起来,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和狂喜。
    千真万确!绝无虚言!年轻人被围在中间,脸涨得通红,用力点
    头,消息都传遍半个城了!我那朋友就在官学附近住,亲耳听见里面的人说的!还说,明日一早,那抽签的童子就会出来当众宣布!
    抽十问,就意味着概率足足翻了十倍!
    刚才还一心要回家当纨绔子弟,脸上生无可恋的那位文人,此刻眼睛瞪得溜圆,仿佛要凸出眼眶。
    脸上的颓丧失落瞬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癫狂的光彩。
    他猛地一跺脚,像是被注入了无穷的力量,全身的骨头都发出了兴奋的脆响。
    天助我也!真天助我也!他喃喃自语,随即一个箭步冲到邹兰面前,动作之快,差点被自己的袍角绊倒。
    他一把抓住邹兰的袖子,声音洪亮得震得屋顶的灰尘都簌簌下落:
    店家!包月!我要包月!就按你说的,七折!
    邹兰被他这突如其来的转变惊得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脸上立刻堆满了更胜之前的笑容。
    哎哟,好嘞好嘞!
    她连忙应着,不动声色地抽出自己的袖子。
    大堂里,其余几位文人也激动得满脸通红,互相拱手道贺,仿佛那增加的九个名额里,必然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亢奋。
    第95章
    梁园深处,僻静的院落被午后的阳光笼罩。
    谢喬沿着小径走来,脚步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这份宁和。
    她看见荀爽正端坐于廊下的矮案前,身形清癯,须发已有些花白,正全神贯注地俯首于一卷竹簡之上,身侧堆叠着几摞书卷。
    即便谢喬的脚步声细微,老者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缓缓抬起头。
    谢喬停在案前数步之遥,敛容正身,双手交叠,恭敬地行了一个揖礼。
    慈明先生,在梁国这段时日,住得可还习惯?
    荀爽的视线在她脸上停留片刻,随即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院落四周,语气平淡无波:随遇而安耳。
    谢喬又问:此地饮食粗陋,不知可还合乎先生胃口?
    荀爽捻了捻花白的胡须,眼帘低垂:勉勉强强,尚可入口。
    荀爽的视线在她脸上又停留了一瞬,似乎在评估她的来意。
    他略微调整了一下坐姿,将摊开的竹簡轻轻合拢,推到一旁摞着的书卷上,然后才抬眼看着她,目光清明,语气一如既往地平缓:今日有什么问題,谢府君尽管问。
    谢乔讪讪地说:实不相瞒,乔今日的困惑,有些多。
    荀爽平静地说:老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是以,谢乔垂下眼睫,开始看长袖里的竹简小抄,随后照着小抄,问出自己的第一个问題,也是今日官学外求学的士人的第一个问題。
    一连问出十个问题后,她开始拿着筆记答案。
    从每日一问变成每日十问,工作量直接翻了十倍。
    饶是荀爽学富五车,精力过人,连续几问下来,也有些吃不消了。
    这位大儒的敬业精神毋庸置疑,只是这工作强度她得想办法分担一下。
    谢乔蓦然想起了一个人,远在西凉的蔡邕。
    同样是经学大家,虽然专精领域略有不同,但应对这些问题想必绰绰有余。
    她立刻有了主意:可以筛选一部分问题,通过莽苍城寨的永久空间通道直接傳送到榆安蔡邕那里,请他代为解答。
    这样一来,荀爽的压力能减轻不少,效率也能提高。
    于是,每日抽中的问题竹简,便被分作两部分。
    一部分由荀爽亲自作答,另一部分则被谢乔悄然送往蔡邕手中。
    两位当世顶尖的经学大师联手,回复的速度和质量都有了保障。
    圣人每日答十问的消息傳开后,睢阳城的热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