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历史穿越 > 带着电脑系统去古代开工厂 > 第167章 迟到的银钱

第167章 迟到的银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怪不得能典当这么贵。
    原来不仅仅是玉质好。
    对这些古玩并不太懂的范宁,听完之后,心里在意了一下,便很快想开了。
    确实是个好物件,也寄托了对自己好的期望。
    但比起放在家里捂着,把它换成银钱,对银钱,对自己的帮助,那才是实实在在的。
    只是换了个样子形式(变成银子)陪伴在身旁,没啥区别的。
    不过,很看得开的范宁,在临出门当铺时,他倒是仔细叮嘱了典当行老板。
    让他一不可泄露自己的卖家信息,二就是算要卖这几件东西,也别太明目张胆的卖。
    老板自然是连连答应,不用范宁说,他们这行也是自有一套行事规则的。
    然而范宁却不知道。
    这长安城虽号称有百万人口,占地三十所公里,但有些东西的圈子,尤其是好东西的圈子范围,其实是很小的。
    他这几样东西一旦转手卖出,时日一久,恐怕稍一打听就能知道个一清二楚。
    若是被赏赐的当事人一不小心就知道了。
    范宁将来怕是...
    总之,现在的范宁心情很不错,一万六千两到手,很多事,他就可以开始计划着做起来了。
    到长安的第二个旬休很快就到来。
    旬休之后,便又是旬考。
    因为范宁自从入四门学以来,一直都在有计划的看书学习。
    虽说把所有待考书籍,在短时间内全背下不太现实。
    但范宁退而求其次,给自己制定了把所有书本通读读熟,并且了解释义注解这个要求。
    还是挺容易实现的。
    虽说旬考中凡是需要花时间硬背的地方,范宁还是要借助电脑系统来查询。
    但释义备注之类的解释部分,范宁凭自己真实实力来答题,已经挺得心应手了。
    旬考之后,又从大官署转了一圈回家。
    他便打开系统里的长安平面图,根据地图来琢磨选造纸作坊设置的事情。
    若想方便的造纸,就地取材自然是最方便的。
    芦苇叶,竹子之类,这种原材料聚集的地方,未必多,而且还要水源。
    光看呆板的平面地图,得到的信息很少。
    看来还是得实地考察一番才行。
    手头可以获取的信息太少,范宁实在没法做出好的判断。
    可惜长安没有报纸啊。
    范宁很遗憾,报纸这种聚集大量信息的媒介,暂时还不具备出现的条件。
    纸张这么贵,恐怕也只有等自己造出便宜的人人都能买得起的纸,才有可行性吧。
    思考着造纸作坊的事,又看了会书。
    时间便到了晚上。
    吃过晚饭范宁照例准备继续去看书时,他却发现好像有人在敲门。
    然后他就看到鼻青脸肿而且身上多处挂彩的陆活,出现在自家门口。
    “你这怎么回事?!”
    范宁惊讶不已。
    陆活艰难一笑,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布口袋,递给范宁。
    里面是五两银子。
    “这到底怎么回事?”
    范宁让二娘他们去拿跌打损伤药,以及吃的。
    又让陆活跟自己进了家。
    听着陆活断断续续的讲述,范宁才弄清,为何陆活会在十来天之后,才给自己送来迟到的银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