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书屋 > 历史穿越 > 苟在将军府 > 第517章

第517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洪松嘴快的接茬。
    陈尚书则是被他噎的够呛,他当然也并不觉得突厥值得被原谅,
    只是。。。
    “诸位可是忘记了当年我们找突厥求和的时候,被拒绝时的感受吗!?”
    这话一出洪松也不抢白了。
    华夏历史上是有这么一段,当年先皇的上一任皇帝江山不稳。
    瘟疫和天灾同时来袭,周遭的鞑子和突厥还一直来犯,百姓们过得民不聊生。
    那任皇帝是个主和之人,不想劳民伤财,当下就往两边递了降书求和。
    可是降书并没有让那两边改变主意,只因为当时毫无抵抗能力的华夏就好像一块肥肉,谁都想咬一口!
    最后还是先皇起义,带着还年轻的镇北侯一起在马背上打出了天下, 这才击退了鞑子,又让突厥稍微消停了一阵子。
    那时他们有些在场的人年龄也小,但是那种求和不成的心情却一直深深的印刻在他们的脑海里。
    他们中还有人记得当时有在场的老臣们痛哭流涕过,再没有比天下太平更困难的事了!
    可难道就因为这个,他们就要放弃如今的大好局面吗?
    “肖大人,你觉得呢!?”
    肖桓早已经组织好了语言,关于这个问题他是这么说的。
    “皇上,若要继续打仗的话,那么华夏的几个粮仓未来几年也不会有余粮。”
    民以食为天,能把突厥打趴下谁不想?可华夏现在并不是扩张版图的时候。
    再说了,突厥那边的地块并无多少良田,现在华夏已有的田地都没有被完全利用起来。
    因为终年战乱,许多地方的百姓们都流离失所,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种地。
    而众所周知,养活一个国家和军队靠的可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粮食。
    “哪怕我们现在用的已经是最新的高产粮种,但是粮食的种植和成熟都是需要时间的。
    华夏的百姓们现在也只是将将能吃饱,这仗要是继续打下去,那么粮食一定是先紧着军队来。
    粮仓可能还是跟现在一样,若再遇到去年和前年那种天灾,我们只有挨饿的份儿。。。”
    后面的话肖桓没有说完,只是在场的所有人都听明白了,这场仗打下去不会让华夏越来越富,只会越来越穷。
    这下陈尚书也没再多说什么,他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说出来的话也许远没有肖桓这个户部尚书来的直观。
    他们华夏可以说才刚刚崛起,并不是他们不想打,而是他们还自身难保啊!
    这么多年来一直只是坚持抵御,多数的时间是四军在原位镇守,难道是因为他们想吗?他们也穷啊!
    洪松憋红了眼睛一扭头,
    唉!罢了,谁让他就是个搞武器和工程事务的呢!?
    这些粮食、钱财方面的事情他确实考虑欠妥,可是真不甘心啊!
    被突厥压着时不时啃一口的日子他们过了这么多年,现在好不容易有个可以报仇的机会了,怎么就不能把他们踏平呢!?
    但是他作为朝廷官员,也确实不能总想着如何攘外,华夏的百姓们跟突厥比起来自然是更重要的。
    “罢了。。。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洪松憋屈道。
    有什么想法也没用啊,他又变不出粮食和钱财来。
    东方唯听完了在场人的意见也没着急下定论,从个人情感上来说,他真是恨不得让明煦将突厥可汗的头提回来。
    但是刚刚陈尚书和肖伯父说的对,尤其他作为一国之君,定然是要以百姓的利益为先。
    不过今日晚上还是先与明煦谈一谈,哪怕是要接受突厥的言和,也要先让他们疼到骨头里!
    第408章 早做准备
    夏衡郡主府的会客厅内,几个女孩子绕成一圈坐在桌前。
    从主位开始分别是肖大、夏衡自己、秋霖依次类推。
    这里被夏衡布置的跟奶茶店的办公室差不多,只不过“沙发”多了些,能坐更多人。
    大家今日之所以聚集在这里也是因为知道了突厥求和的事情。
    东方唯给夏衡打电话的时候还把她吓了一跳,现在华报已经发出去了,那么是时候该考虑一下后面的事情了。
    这几人显然要比朝堂上的激进派冷静的多,因为大家都是从底层起来的。
    哪怕是肖雅晴,在南境的时候也曾经度过一段拮据又操心的日子。
    更何况这仗打起来,他们将军几次三番的没粮,早已让她们看清战争并不是简单的说打谁就打谁的事情。
    每一天烧的都是钱粮,都是他们军队后面华夏百姓们的血汗。
    “所以现在突厥要投降了,我们就这么接受吗。。。”
    初晴虽然知道投降是他们能做的最好选择,但未免还是有些不忿。
    “嗯。。。想点好的。
    华夏边境的百姓们终于不用再受战乱之苦了!而且其他地区也不用再为了凑军粮而勒紧自己的裤腰带。”
    肖雅晴尝试开导这几个妹妹们,生在和平年代的她也是来到这里才深觉和平的珍贵。
    以往觉得很平常随意的日子有可能是多少人流着眼泪求都求不来的。
    初晴跟着点点头,
    “我知道的,肖姐姐。
    我爹也说了,他当年上前线去打仗就是为了能保护好我和娘,不让我们落得跟边境那边的女人一个境地,并不是为了建功立业,也不是想扩张什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