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咕——”
扶苏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肚子:坏了,想?着?想?着?把自己想?饿了怎么办?
他不再一副咸鱼的姿态,摸了摸兜里,又在行李里摸索了一顿:“走吧,咱们?俩去相国寺夜市吃一顿。”
白天刚跟曾巩说完,以后要?常驻膳堂,不去夜市,当天晚上就被打脸了。
苏轼却问道:“咱们?俩?去夜市吃饭?”
扶苏歪了歪头:“对呀。”
“你?请我?”
“没错。”
“那?可不行。”
在这个?问题上,苏轼展露出了惊人?的坚决:“贫者还不受嗟来之食呢。我有手有脚、年龄还比你?大?,又怎好白白地占你?的便宜?”
“……”
扶苏一时语塞。
他刚想?说那?有什?么,只是一顿饭的事儿。但一看苏轼的脸色,就知道这不是能轻易妥协的事情。现代交朋友还讲究aa制呢,古代文人?更讲究气节,被请吃一顿饭甚至能上升到?人?格的。
那?怎么办?
难道又要?被膳堂的猪肉糊嗓子?
扶苏想?来想?去,竟然?觉得一开始苏轼提议“去相国寺夜市闻够闻饱了香味再回到?膳堂填饱肚子”是最合理的解法。
可是……听起来好惨哦。
真的有必要?这样吗?
官家和娘娘要?是听说他这么做了,一定?会又气又急,连夜把他从国子监接回来的。
“走吧,赵小郎,咱们?提前去膳堂的门口等着?,去晚了当心饭要?没了。”
“等等!”扶苏挣脱了苏轼拉他的手臂:“你?说你?不愿意不受嗟来之食?那?等价交换总可以了吧?你?帮我个?忙,我请你?吃饭,怎么样?”
苏轼一下明白了小伙伴的意思。
“可是……小郎你?好像没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扶苏默然?扫了眼房间:虽然?被摆得满满当当,但是收拾得很干净,一点不显得凌乱。唉,宫里的内侍太能干,怎么反倒成了坏事?
他扫到?一个?放着?糖浆的锦盒时,思及白天送礼的经历,眼前突然?一亮。
“不用你?我的帮忙。”
“我们?一起去相国寺夜市摆摊,赚客人?的钱,怎么样?”
第35章
“摆摊?”苏轼小小的脸上写满了惊讶, 指了指扶苏,又指了指自?己:“你说,我们俩?”
“嗯嗯!”
“但我们在夜市人生地不熟的。”
“可以?找净觉小师傅帮忙。”
“你说得对!……那摆什么呢?”
扶苏一边回答问题, 一边走到了堆放的行李深处:“你过来看眼就知?道了。”
半晌, 他从行李中摸索出?个酱红色的木盒子。和之前送给梅尧臣的礼盒很?像,又比它大上一圈:“这个, 你觉得有没有人会喜欢?”
盒中铺着半透明?的糯米纸, 焦黄色的半透明?膏状物甜蜜的香气。苏轼凑上去轻嗅了嗅:“好香啊,是蜂蜜吗?”
“是糖浆啦。可以?用它来画画的。”
“画画!”苏轼的眼前倏然一亮。他可没忘记, 眼前的人正是欣赏他画画水平的大金主:“你是说, 我们可以?用这个糖浆画画,然后一起摆摊出?去卖?”
“对咯!”扶苏说道, 一边打了个轻快的响指。
“!!!”
苏轼的眼前又是一亮:“刚才那个是怎么做到的?教我教我!”
“呃, 你说响指?”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扶苏张开圆乎乎像白馒头的手:“就是这样, 再这样,然后……”
苏轼学着扶苏的样子, 并拢手指、摆好姿势, 一连试着打了十几次, 只听到指节摩擦的闷响,丝毫没有空气爆破的清脆声音。
“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响呢?”他跟响指卯上了,扶苏也觉得有些?奇怪, 凑上去认真瞧了半晌:“难道, 是因为你的手太小了?”
“你的不是更小吗?”
“对哦。”
两个人面面相觑。
扶苏余光瞥见窗外的天色:“先不管了, 我先把东西?收拾出?来。”
因夜市摆摊是临时?决定的,别?的素材都可以?找净觉小师傅帮忙,借也好买也罢, 唯独糖浆本身是最重要的。扶苏观察了糖浆的状态,因为冷却凝固,难以?随意作?画。扶苏就把木盒放在蜡烛的烛心上燎了一燎。
“真奢侈啊。”苏轼有些?咋舌。
“用木柴烧热也是一样的。只是现在时?间紧,没有那么好搞到,下次我们去膳堂讨两根去。”
“这倒是,你这么可爱,肯定有人愿意给你。”
扶苏没说话,心中却暗道:苏大郎,你以?为你就张得不可爱、不讨人喜欢了嘛。真是没有自?知?之明?。
他们说话的功夫,半透明?的糖浆就有了融化?的迹象,蜜糖的甜味香气也变得更加浓郁。
“我总算相信它能用来画画了。”苏轼征得同意后,沾了点糖浆送到嘴里:“好吃诶!”
见到成?品之后,他对摆摊事业有了极大的信心,甚至跃跃欲试了起来:“咱们画什么画什么?”
“梅兰竹菊,花鸟鱼虫?”苏轼说:“这个我没问题,可是和糖搭配是不是怪怪的?”
相国寺夜市,何其市井烟火之地?能欣赏文人画的恐怕并不太多。
“那画人呢?”
若说人物呢,当今最火的ip就是三国了。尤其是季汉的刘关张、诸葛亮、赵云人气都很?高。后世的烫门,譬如吕布、曹操、郭嘉等人只能退居一射之地。
“嗯……”
苏轼犹疑不已:“没画过,我试试?”
但卖人物的性价比实在不高。用料多不说,还容易翻车,价格必然会贵。有那么多闲钱买糖,还不如去瓦子里听说书的讲一场《三国》来得开心。
倏然间,扶苏前世的记忆浮上心头:“有了!”
他在空中比划了个圆:“我们可以?提前做个转盘,在转盘上转出?什么,我们就给客人画什么!”
当然了,转一次转盘的价格,要保证他们即使抽到了最复杂的糖画也有得赚。
“这个好!”
“可以?画几种生肖的图案,葫芦、桃子、元宝也可以?加进来。”以?上都是宋朝流行的吉利元素。
“至于特等奖……画条龙怎么样?”扶苏原想开个玩笑?:“不哎呀,你别?那样看我,我没真的打算画!”
苏轼拍了拍胸口:“把龙吃掉还了得?你真吓我一跳。”
“放心,就算出?事了倒霉的是我不是你!”
“怎么可能呢?出?主意的是你,执笔的人是我呀。”苏轼没把扶苏的大包大揽放在心上:“这样吧,特等奖就画条鲤鱼,怎么样?”
鲤鱼,也是这个时?代常用的吉祥意象。与其他不同的是它还包含着一层“鲤鱼跃龙门”、科考得意通顺的意涵。这在崇文的大宋,是第一等的吉利了。
“好,就这个。”
扶苏又掰着指头数:“还有成?品、最好有个稻草扎的展览台,还有试吃……”
“先别?管那么多啦!”这时?候,催进度的人反而成了苏轼:“天马上要擦黑了,等先到了夜市再说别?的,让净觉小师傅给咱们找个好点的摊位!”
“走吧!”
“走!”
七岁和三岁的两人,虽然怀揣着成熟的商业计划,但在外人眼里还是稚子年龄。在即将热闹起来的相国寺夜市街上,一前一后地飞奔而?去,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两枚豆丁的样貌极为可爱,眼睛都乌溜有神,看起来就很?聪明?,
其中,像兄长的那人抱着个硕大的木盒,像幼弟的小豆丁则袖子里揣着蜡烛、纸张等诸多杂物。他们熟门熟路冲向了大相国寺中,也无人阻拦。
“怕不是偷出?来逛夜市的小衙内?”
“他们”
“我猜是对兄弟。”
“一会儿多半就有人来找了。都看到了啊,他们朝着相国寺南边的方向去了。”
常年在夜市附近支摊的小商贩有一搭没一搭地说道。他们也不担心俩小孩单独出?门,会遇到什么危险。大相国寺可是皇家供奉的寺庙,前段时?间他们踩的这条路还迎接过圣驾呢。谁敢在附近造次,简直是不要命了!
当然,也没人认为两枚豆丁分属国子监。
国子监哪有如此年幼的小孩?
不一会儿,两枚豆丁从消失的方向重新归来,与?此同时?出?现了第三个人。不,准确来说,那已经不能称之为人人,简直是个人形的置物架。
桌子、凳子、草扎的展示台……全?被此人一力扛在了身上。繁忙的程度让围观群众目瞪口呆。
这架势?
不会吧……
众目睽睽当中,他们一大二小驻扎在了一个空余的摊位上,摆好了桌凳、木盒、竹签、和几乎有半人高的硕大草扎。竟然当真一副要摆摊的架势。